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十節 濕瘡
濕瘡是一種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以多形性皮損,對稱分布,易于滲出,自覺瘙癢,反復發作和慢性化為臨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稟賦不耐者為多。一般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本病相當于西醫的濕疹。
中醫古代文獻無濕瘡之名,一般依據其發病部位、皮損特點而有不同的名稱,若浸淫遍體,滋水較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者,稱血風瘡或栗瘡;發于耳部者,稱旋耳瘡;發于乳頭者,稱乳頭風;發于手部者,稱瘸瘡;發于臍部者,稱臍瘡;發于陰囊者,稱腎囊風或繡球風;發于四肢彎曲部者,稱四彎風;發于嬰兒者,稱奶癬或胎癥瘡。
[病因病機]
總因稟賦不耐,風、濕、熱阻于肌膚所致;蛞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或嗜酒,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生,又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合邪,兩相搏結,浸淫肌膚發為本病;或因素體虛弱,脾為濕困,肌膚失養或因濕熱蘊久,耗傷陰血,化燥生風而致血虛風燥,肌膚甲錯,發為本病。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