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瘤 第一節 氣瘤
氣瘤是以皮膚間發生單個或多個柔軟腫核,按之凹陷,放手凸起,狀若有氣,皮色如常或有褐色斑為主要表現的腫瘤性疾病:《外科樞要·論瘤贅》云:“……其自皮膚腫起,按之浮軟,名曰氣瘤。”相當于西醫的多發性神經纖維瘤。
[病因病機]
肺主氣,主一身之表,由于元氣不足,肺氣失于宣和,以致氣滯痰凝,營衛不和,痰氣凝聚肌表,積久成形,發為氣瘤。
[診斷]
氣瘤是一種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的先天性疾病。常在青春期開始發生,有的在兒童期或出生時就被發現。亦常伴有某種發育上的缺陷。
好發于軀干部,亦常見于面部及四肢。瘤自皮膚腫起,生長緩慢,為多發性,數目可從數個至千余個不等,大小差異很大,從米粒大至拳頭大,質地或硬或軟,但多數質軟,用手指壓之凹陷,去除壓力后即能彈起。部分頭頸及四肢部的多發性氣瘤可見局部皮膚、皮膚下組織水腫,過度增生、增厚、發硬而失去彈性。瘤的皮色不變,有的或帶淡紅色。另一種為先發生大小不一的褐色斑片,而后再發生贅瘤,色素斑和贅瘤可在同一部位,也可在不同部位同時發生。
[鑒別診斷]
一、肉瘤部分腫塊生于皮下,質軟,類似氣瘤,但多數呈分葉狀,無壓縮性,且不能將其擠入皮下。
二、血瘤腫物柔軟,境界不清,觸之如海綿狀,或腫塊表面色澤鮮紅或紫暗,加壓時不能褪色。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