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損傷后遺癥 第三節 周圍神經損傷第 4 頁
4.施術手法 推、揉、滾、打、按、撥、彈、拿。
5.刺激量及時間本病適宜較重的手法刺激量;每次治療時間二十分鐘左右。
6.手法操作 上肢神經損傷,病人取坐位;下肢神經損傷,病人取臥位。術者立其傷側,按下列四個步驟施術手法。
(1)推滾揉按傷肢法 雙手由傷肢近端交替推至遠端數十次;單手小魚際部或掌指關節滾傷肢數分鐘;雙手掌或多指抱揉傷肢5到7遍;雙拇指由近側向遠端交替按壓損傷神經路線數遍。
(2)撥打拿彈傷肢法 由近端至遠端用雙手拇指重撥、雙手空拳或掌側交替打叩多、指捏拿、提彈傷肢筋肉各5到7遍,此步手法以肢體發熱為度。
(3)按摩傷肢俞穴法 雙手或單手拇指按、揉傷肢常用俞穴5到7個,各零點五到一分鐘;拇指撥損傷之神經干易觸及的部位3到5次。
(4)揉搓撞震傷肢法 雙手掌相對往返揉、搓傷肢數遍;繼之,一手固定傷肢上段適宜部位,另手握傷肢遠端向上撞震傷肢三大關節;壓放熱穴各半分鐘,掌推撫傷肢結束。
【注意事項】
1.加強功能訓練,有助于改善神經、肌肉營養與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
2.注意傷肢保暖,禁用冷水沖洗。
3.配合內服滋補肝腎類藥物,或其它物理療法。
4.通過積極治療,1到2年仍不能恢復者,上肢神經損傷,可考慮肌腱轉移手術,以改善肢體運動功能;下肢神經損傷,應該考慮關節融合術,以穩定關節。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