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下肢傷筋 第四節 踝部病癥第 12 頁
五、腓骨長短肌腱滑脫
【解剖生理】
腓骨長、短肌位于小腿外側,兩肌皆起于腓骨體的外側面,腓骨長肌起端較高,并掩蓋腓骨短肌。兩肌的肌腱經外踝后面轉向前,在跟骨外側面分開,短肌腱向前止于第5跖骨基底的背側,長肌腱轉繞骰骨至足底,然后斜向內前方,止于第1楔骨及第1跖骨基底的外側面。在踝關節的外側,有上、下兩支持帶懸架于外踝與跟骨之間,以防止肌腱向前滑脫。該肌由腓淺神經支配,收縮時使足外翻。
【病因病理】
腓骨長短肌位于外踝后側管溝中,當足踝部過度跖屈內翻或過度背伸外翻的扭轉下,引起該肌腱拉傷,或懸架于外踝與跟骨之間的支持帶斷裂,肌腱因失去約束而從外踝后方面前滑脫。也可因外踝發育不全,溝管變淺,支持帶松弛或缺如,在肌腱緊張時,易向前滑脫。
【臨床表現與診斷】
急性者,傷后病人常有外踝部肌腱滑脫感,局部腫脹,皮下瘀血、青紫、疼痛。足背伸外翻時疼痛更為明顯。沿腓骨長短肌腱有壓痛,該肌腱緊張、痙攣,足踝部不能做內翻活動。
慢性者,腓骨長、短肌腱常移位于外踝之上,行走時出現彈響,故有“彈響踝”之稱,一般不影響踝關節的負重與行走功能。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