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三節 腰部病癥(下)第 7 頁
【臨床表現與診斷】
1.發病年齡與病史 本病常發生于二十到四十五歲之間的體力勞動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數病例有明顯的腰部外傷史,少數僅有過勞、受涼史。
2.癥狀 本病主要癥狀是腰部疼痛和單雙側下肢沿一定的神經路線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在站立、行走、咳嗽、噴嚏或大便用力時疼痛加重,屈膝屈髖或臥床休息,可使疼痛減輕。本病引起腰伴腿痛的類型有下列幾種:(1)傷后突然腰痛,隨即出現一側下肢沿坐骨神經徑路的疼痛。是突出物壓迫一側神經根所致。
(2)傷后僅感下腰部空虛,或暫時疼痛,次日起床后方感腰伴坐骨神經痛。
(3)傷后橫貫性腰區疼痛、僵硬,隔數日或數月后腰痛緩解,始出現坐骨神經痛。
(4)偶有傷后腰伴雙下肢疼痛,或交替性坐骨神經痛者,為突出物位于椎體后方,或突出物在椎管內左右移動所致。
3.體征
(1)脊柱畸形 包括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減小、平直或后凸。畸形的產生均系為了擴大椎間隙,使突出物變小,減輕對神經根的擠壓所致。若突出物位于神經根的外上方,脊柱為了使突出物躲開神經根,則上身倒向健側,局部凸向傷側;反之,突出物在神經根的內下方(即神經根與馬尾的成角處),則上身傾向傷側,局部凸向健側。若突出物在神經根的前方左右移動,則可出現交替性側凸,即在一次檢查時腰凸向健側。若突出一次檢查時又凸向健側。平腰或后凸是由于較大的突出物位于椎體后方,阻止腰部的后伸活動所致。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