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脊柱部傷筋 第一節 頸、背部病癥第 4 頁
【臨床表現與診斷】
頸椎病的臨床癥狀復雜多變,以頸項、肩臂、肩胛上背、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麻痛為最常見。病人往往因頸部過勞、扭傷或寒冷刺激使癥狀加劇猴誘發。臨床癥狀的產生隨病變在頸椎的平面及范圍而有差異、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如下類型。
1、頸型 頸椎各椎間關節及周圍筋肉損傷,導致頸肩背酸脹、疼痛、僵硬,不能做點頭、仰頭及頭頸部旋轉活動,呈斜頸姿勢。病人回頭時,頸部與軀干共同旋轉。
2、神經根型 頸叢和臂叢神經受壓,造成頸項、肩胛上背、上胸壁、肩臂和手部放射性麻木、疼痛無力和肌肉萎縮,感覺異常。病人睡眠時,喜取傷肢在上的屈肘側臥位。
3、脊髓型 頸脊髓因受壓而缺血、變性,導致脊髓傳導障礙。造成四肢無力,走路不穩,癱瘓,大小便障礙等。
4、椎動脈型 鉤椎關節退變,增生而壓迫椎動脈,致使椎動脈,脊髓前動脈、脊髓后動脈供血不足,造成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猝倒(猝倒后因頸部位置改變,而立即清醒、并可起來走路)。頸部側彎及后伸到一定位置,則出現頭暈加重,甚至猝倒。
5、交感神經型 頸交感神經受壓,造成心率異常,假性心絞痛、胸悶、頑固性頭痛、眼痛、視物模糊、眼窩發脹、流淚、肢體發涼、指端紅腫、出汗障礙等綜合征(即霍納爾氏征)。
6、混合型 臨床上同時存在上述兩型或兩型以上癥狀、體征者,即可診斷為“混合型”頸椎病。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