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上肢傷筋 第三節 腕、手部病癥第 2 頁
【臨床表現與診斷】
腕關節扭傷,多有明顯的外傷史。傷后出現腕部無力,腕關節活動不靈。輕傷,一般無明顯腫脹,疼痛不甚,僅在大幅度活動腕關節時始有疼痛。嚴重扭傷,可間腕部腫脹、疼痛較重,不能活動腕關節或活動時疼痛加劇。
檢查時,將腕關節用力掌屈,背側出現疼痛,則說明腕背側韌帶與腕伸肌腱損傷;反之,則為腕掌側韌帶或腕屈肌腱損傷。如將腕關節用力向尺側偏斜,橈骨莖突部出現疼痛,則為橈側副韌帶損傷;反之,則為尺側副韌帶損傷。如腕部各個方向的活動均出現疼痛,而且活動明顯限制,則說明是韌帶、肌腱等的復合性損傷。損傷局部有壓痛或觸及筋肉組織異常改變。
由于腕關節損傷比較復雜,臨證時須與橈骨、尺骨遠端骨折,腕骨脫位、骨折等疾病相鑒別。故對于損傷嚴重的病例,可拍X線片,以資鑒別。
【治療】
1、原則 舒筋通絡,行氣活血。
2、施術部位 患側上肢,以腕部為主。
3、取穴 少海、通里、神門,尺澤、列缺、太淵,澤間(尺澤與曲噪之間)、內關、大陵、合谷、陽溪、手三里、曲池、陽池、外關、三陽絡,后溪、陽谷、小海。
4、施術手法 摩、揉、按、拿、撥、動。
5、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十到十五分鐘;新傷腫痛明顯者,手法刺激宜輕;陳傷腫痛輕者,手法刺激宜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