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上肢傷筋 第一節 肩部病癥第 5 頁
(三)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診斷要點】
1.病史可由于急性損傷遷延日久,或長期作肩部外展外旋活動,肌腱與腱鞘經常發生摩擦,造成腱鞘的滑膜層慢性損傷,水腫,使肌腱在鞘管內滑動不利;亦可因退行性改變,導致肱骨結節間溝變粗糙或狹窄,增加了肩關節在外展外旋活動時肌腱與腱鞘的摩擦機會,形成腱鞘炎。
2.癥狀肩前部外側或整個肩部疼痛,受涼加重,遇熱則痛減,肩部無力,外展及向后背伸活動明顯受限且痛劇。
3.檢查可在肱骨結節間溝處觸及該肌睫增粗、變硬與明顯壓痛;肩外展外旋高舉時痛著,過度內旋試驗、抗阻力試驗均陽性。
【治療】
1.原則舒筋通絡,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個步驟)
(1)撫摩揉搓肩臂法病人取正坐位。術者立于傷側,一手托握肘部將肩夫節外展。另手沿肩部三角肌與肱二頭肌長頭腱纖維方向施撫摩、揉、搓手法數分鐘,同時配合活動肩關節,以達到活血祛瘀之目的。
(2)彈撥動肩頓拉法病人取坐位。術者立于傷側,一手托握肘部使肩關節外展、內收活動,同時用另手拇指沿肱二頭肌長頭鍵彈撥至結節間溝處數分鐘;而后,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握拿腕部,屈肘抬臂活動肩關節并施向側方頓拉手法數次,以達到舒筋通絡之目的。
(3)滾揉上臂動肩法病人取坐位。術者仍立于傷側,一手握拿肘部并托起前臂活動肩關節,另手自下而上滾揉上臂至肩部數分鐘;繼之,用拇指按壓天鼎、巨骨、肩、曲池等穴,以達到通經絡,行氣血之目的。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