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傷科按摩手法與施治原則
損傷性疾病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它的發展變化在各個階段中亦有不同的特點,在治療中必須貫徹局部與整體兼顧,筋骨并重,動靜結合,醫患協作的原則進行辨證、辨病,選擇不同的手法與方法施治。
《素問。血氣形志篇》曰:“形數·涼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諸病源候論》也指出:“為斷皮肉骨髓,傷筋脈,皆是卒然致損,故氣血隔絕,不能周榮,所以需善系縛、按摩、導引,令其氣血復也,”“《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曰:“夫手法者,謂以兩手安置所傷之筋骨,使仍復于舊也!薄币虻烷W失,以致骨縫開錯,氣血郁滯,為腫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經絡,以通(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其患可愈!惫省夺t宗金鑒》有“手法者,誠正骨之首務!f。
治療傷科疾病的按摩手法種類繁多,臨證時應根據傷情需要,有針對性地選用適當的手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將傷科按摩手法及其效能、施法原則、適應證、慎用癥等加以簡述。
一、常用按摩手法
1、按法 為鎮靜止痛之法。按是壓抑的意思,用手指、手掌或肘部在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定時間,逐漸用力深壓,稱為按法。《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曰:“按者,謂以手往下抑之也!笔褂冒捶〞r,應根據病變部位的深淺及病人的耐受程度,以不使局部劇痛,有得氣感為宜。臨床常用于損傷引起的疼痛等癥。
2、摩法 為散瘀消腫之法。摩是撫摩的意思,用手掌或多指掌面附著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脘關節連同前臂作環行有節律的輕快撫摩動作,稱為摩法。《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曰:“摩者,謂徐徐揉摩之也!笔褂媚Ψ〞r,以不增加疼痛或皮下筋肉組織無明顯活動為度。臨床常用于損傷早期瘀腫顯著,疼痛劇烈的病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