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損傷的分類與辯證診斷 第二節 辨證診斷第 12 頁
(4) 肌腱損傷
1、指深屈肌腱和拇長屈肌腱的功能,分別是屈指和屈拇的末節,發生斷裂時末節不能屈曲;指淺屈肌和拇短屈肌的功能,分別是屈曲近側指間關節和拇指的近節,由于其功能可分別由指深屈肌和拇長屈肌所代替,故發生斷裂時,手指屈曲動作可仍然存在。
2、拇長伸肌主要伸拇指末節,伸拇短肌伸拇指的掌指關節,伸指總肌是伸其余四指的掌指關節。這些伸肌癱瘓或斷裂時,除食指的掌指關節,伸指總肌是伸其余四指的掌指關節。這些伸肌癱瘓或斷裂時,除食指和小指因尚有食指固有伸肌和小指固有伸肌可以背伸處,其余相應關節的背伸功能喪失。骨間肌和蚓狀肌屈掌指關節和伸指間關節,當此二肌癱瘓時,可引起掌指關節伸和指間關節屈的爪形手。若伸肌腱損傷在手指末節,則末節彎曲形成錘狀指畸形。
5.下肢
(1)髖部
【望診】 借助于視力或觸摸,來了解髖部情況。股骨上端骨折典型移位者,同側下肢呈外旋、短縮畸形。髖關節后脫位者,肢體多呈屈曲、內收、內旋及短縮畸形;髖關節前脫位,則下肢呈外展,外旋畸形。髖關節感染,下肢常攣縮在半屈伸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則臀部向后凸,腰部代償性前凸。
若傷肢短縮,可作下肢長度對比檢查。方法是讓病人仰臥,兩髖膝關節屈曲并攏,兩足并齊平放床面。如雙膝出現高低差即為陽性,多見于髖關節后脫位或股、脛骨的短縮。
若病人尚能步行,應注意其步態和負重能力,是否需用扶拐,兩側髖骨、臀皺襞是否同一高度,有無肌萎縮,并做髖關節承重功能試驗。以檢查右髖為例,囑病人抬起左下肢,若能單獨用右下肢站立同時左臀皺襞、髂骨翼均上提為陰性;若左臀皺襞、髂骨翼下降則為陽性。陳舊性髖關節脫位和股骨頸骨折,或臀中肌、臀中肌、臀小肌麻痹時,此試驗均為陽性。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