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血證第 12 頁

紫斑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過敏性紫癜為臨床常見的出血性疾病,近年來中醫對其進行治療及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1.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簡稱1TP)在基礎研究方面,一般認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血熱妄行、陰虛火旺、氣不攝血為主要病機。隨著對1TP免疫機理的深入研究,提示1TP發病機制可能與機體免疫內環境平衡紊亂有關。如楊氏指出,T淋巴細胞亞群和PA小板相關抗體(PAIg)的改變按血熱妄行型一氣血兩虛型—)脾腎陽虛型—>肝腎陰虛型一陰陽兩虛型的順序逐漸明顯。在肝腎陰虛型中,PAIG及血漿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工b的升高最明顯[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2;(5):263)。孫氏的研究顯示,在血熱妄行、氣不攝血和陰虛火旺三型中,血熱妄行型雖PAlgG、PAIgM均高于正常,但一般屬起病之初,療效較好。氣不攝血型只有PAIgG單項增高,其值也低于其他兩型,療效也較好。而陰虛火旺型PAlgG高于氣不攝血型,且PAIGM在三型中最高,療效較差[黑龍江中醫藥1991;(6):14)信免疫指標的數值變化與中醫辨證分型有著一定的聯系,血小板計數(BPC)、PAIg和T淋巴細胞亞群等指標的檢測可作為本病辨證分型較有價值的參考依據[中醫雜志1991;(10):31]。
在治療方面,活血化瘀中藥治療1TP研究進展較快,這類中藥可抗變態反應,抑制抗體形成,調節輔助性T淋巴細胞和抑制性T淋巴細胞的平衡,降低毛細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加強其抵抗力,能使ITP患者外周血小板增多,降低PAIGM,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2;(5):304]。但是在臨床上單用活血化瘀藥效果不夠理想,應結合臨床證候特征,針對不同病因病機,與清熱涼血、降火、滋陰、益氣諸法合理配伍使用,方可取得較好療效。
王氏等以止血補虛、活血化瘀為治則組成的基本方(仙鶴草、紫珠草、荔枝草、當歸、雞血藤等)對氣虛、陰虛、陽虛隨證加味,治療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2例,并與西藥組32例進行對照,兩組總有效率相仿,而中藥組顯效率及實驗室指標的改善(血小板計數、PAIgG、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均優于對照組[中醫雜志1993;(4):229L劉氏以益氣活血治療頑固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43例,治療前均用潑尼松等效果不佳,以基礎方(太子參、白術、黃精、赤芍等)隨證加味,每日1劑,30天為1個療程,一般2-3個療程患者的血小板計數及出血征象即有不同程度改善,總有效率達92.8%,并有較好的遠期療效[中醫藥研究1993;(5):49]。
2.過敏性紫癜
中醫藥治療過敏性紫癜具有療效好、療程短、復發率低、用藥后副作用極少等優點。用中醫藥治療不僅能較快消除癥狀,且能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避免了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弊病。
對過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機研究,歸納起來主要有毒犯營血、熱迫血行、風擾營陰、瘀血阻滯、脾虛濕盛、氣血兩虛等幾個方面。其中以熱毒熾盛所引起者居多,以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為重要治則。通過臨床及有關實驗觀察表明,活血化瘀療法對過敏性紫癜有較好療效。
這與活血化瘀藥物能改善毛細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環、改善血液物化特性、改善免疫功能及具有抗炎作用等有關。以活血化瘀法結合辨證論治治療過敏性紫癜多能取得良效[中醫雜志1987;(3):48]。李氏以青紫湯(青黛、紫草、乳香、白及)加味治療200例過敏性紫癜,總有效率達97%[中醫雜志1990;(5):2861
潘氏以三草湯(紫草、茜草、旱蓮草、甘草)加減治療過敏性紫癜50例,痊愈45例,好轉5例,均有效[四川中醫1998;(3):8)。孔氏對過敏性紫癜伴腎臟損害74例分為風熱夾瘀型、腎虛濕熱型和脾腎兩虛型,分別用工號方(蟬蛻、白蒺藜、連翹、黃芩、生地、赤芍、丹皮、大薊、小薊、地膚子、甘草),Ⅱ號方(生地、丹皮、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金櫻子、地膚子、大薊、小薊、仙鶴草、阿膠等),Ⅲ號方(黃芪、黨參、生地、當歸、山萸肉、桑寄生、杜仲、淫羊藿、金櫻子、澤瀉等)隨證加減治療,結果治愈39例,顯效4例,好轉29例,未愈2例[遼寧中醫雜志1996;(1):23]。孔氏等還對皮膚紫癜、關節損害、消化道出血等分別辨證論治,認為皮膚紫癜主要由于風邪及熱毒引起,治療時可加人具有抗過敏作用的祛風藥,如蟬蛻、防風、白蒺藜、白鮮皮、地膚子等;關節腫痛的病機在于風濕熱瘀交阻經絡,常于清熱涼血方中加入秦艽、威靈仙、忍冬藤等;消化道出血可先予10%白及膠漿塞流止血,繼以復方湯藥澄源治本,佐以少量參三七活血化瘀[中醫雜志1995;(1):37)。余氏治療過敏性紫癜49例,辨證分為血熱、寒凝脈絡、脾虛血虧三型,分別予以清熱涼營、活血散風法,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法及健脾益氣、養血止血法。結果痊愈43例,顯效5例,總有效率為98%[江蘇中醫1993;(7):7]。王氏對87例過敏性紫癜腎炎分為熱毒傷血型、陰虛化熱瘀滯型和氣虛血瘀夾郁型,基本方藥分別為青黛、紫草、黃芩、赤芍、丹皮、小薊;知母、黃柏、生地、旱蓮草、茅根、丹參、石韋;黃芪、紅花、益母草、穿山甲、乳香、石韋、白花蛇舌草、當歸,均隨證加減。結果完全緩解54例,好轉24例,無效8例;療程最短7天,最長102天,總有效率為90%Cj匕京中醫1996;(4):27]。陳氏以涼血活血法(水牛角、仙鶴草、生地、丹皮、赤芍、連翹、桃仁、黑梔子、側柏葉、荊芥炭、地龍、紅花)治療過敏性紫癜36例,關節痛加防風、秦艽;腹痛加木香、枳殼;皮膚瘙癢加白鮮皮、地膚子;腎型加白茅根、車前子、澤瀉。結果治愈33例,好轉3例,用藥時間最短5天,最長30天[實用中醫藥雜志1998;(8):26L黃氏自擬消癜飲(水牛角、黃芪、黨參、生地黃、紫草、大薊、小薊、當歸、白術、花生衣、松針)治療過敏性紫癜86例,顯效40例,良效25例,進步11例,無效10例[湖南中醫藥導報1996;(11):26)信馬氏等以自擬消斑飲(生地、丹皮、紫草、玄參、赤芍、銀花、板藍根、荊芥、防風、牛蒡子、丹參、生甘草、大棗)為主治療過敏性紫癜112例,單純皮膚型者用上方隨證加減,混合型病情較重者,酌加皮質激素,結果痊愈91例,顯效9例,有效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5,54%[河北中醫1995;(5):10)。李氏采用抗過敏湯(丹參、茜草、紫草、雞血藤、大棗)隨證加減治療38例過敏性紫癜,結果顯效24例,好轉12例,無效2例[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4;(6):334L張氏等用大棗150g,甘草20g,水煎,日一劑,吃棗飲湯,7天為一療程,治療過敏性紫癜20例,結果1個療程治愈16例,4個療程治愈4例,19例隨訪半年未見復發[四川中醫1995;(8):49]
中醫五絕網整理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