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解產難

1題詞
天地生萬物,人為至貴,四海之大,林林總總,孰非母產?然則母之產子也,得天地四時日月水火自然之氣化,而亦有難云乎哉?曰人為之也。
產後偶有疾病,不能不有賴于醫,無如醫者不識病,亦不識藥,而又相沿故習,偽立病名,或有成法可守者而不守,或無成法可守者而妄生議論,或固執古人一偏之論,而不知所變通,種種遺患,不可以更仆數。
夫以不識之藥,處于不識之病,有不死之理乎?其死也病家不知其所以然,死者更不知其所以然,而醫者亦復不知其所以然,嗚呼冤哉,瑭、目擊神傷,作解產難。
2產後總論
產後治法,前人頗多,非如溫病混入傷寒論中,毫無尺度者也,奈前人亦不無間有偏見,且散見于諸書之中,令人讀書不能搜求揀擇,以致因陋就簡,相習成風。
茲特指出路頭,學者隨其所指,而進步焉,當不歧于路矣。本論不及備錄,古法之闕略者補之,偏勝者論之,流俗之壞亂者正之,治驗之可法者表之。
3產後三大證論一
產後驚風之說,由來已久,方中行先生駁之最詳,茲不復議。
金匱謂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人病痙。亡血復汗,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產婦郁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復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王之。
按此論乃產後大劫之全體也,而方則為汗出中風一偏之證而設,故沈目南謂仲景本意,發明產後氣血雖虛,然有實證,即當治實,不可顧慮其虛,反致病劇也。
4產後三大證論二
按產後亦有不因中風,而本臟自病,郁冒痙厥,大便難,三大證者,蓋血虛則厥,陽孤則冒,液短則大便難,冒者汗者,脈多洪大而茍,痙者厥者,脈則弦數。
葉氏謂之肝風內動,余每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及專翕大生膏而愈淺深次第,臨時斟酌。
5產後三大證論三
心典云:血虛汗出,筋脈失養,風入而益其勁,此筋病也。亡陰血虛,陽氣逐厥,而寒復郁之,則頭眩而目瞀,此神病也。胃藏津液,而灌溉諸陽,亡津液胃燥,則大腸失其潤,而大便難,此液病也。三者不同,其為亡血傷津則一,故皆為產後所有之病,即此推之,凡產後血虛諸證,可心領而神會矣。
按以上三大證,皆可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專翕膏主之。蓋此六方,皆能潤筋,皆能守神,皆能增液故也。但有淺深次第之不同耳,產後無他病,但大便難者,可與增液湯,以上七方,產後血虛短,雖微有外感,或外感已去大半,邪少虛多者,便可選用,不必俟外感盡凈,而後用之也。
再產後誤用風藥,誤用辛溫剛燥,致令津液受傷者,并可以前七方斟酌救之。
余制此七方,實金匱原文體會而來,用之無不應手而效,故敢以告來者。
6產後瘀血論
張石頑云: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眩,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涎壅盛者,急用熱童便主之。或血下多而,暉或神昏煩亂,芎歸湯加人叁、澤蘭、童便兼補而散之(1)。
又敗血上沖有三:或歌舞談笑,或怒罵坐臥,甚則 墻上屋,此敗血沖心多死,用花蕊石散,或琥珀黑龍丹。如雖悶亂不至顛狂者,失笑散加郁金。若飽悶嘔惡,腹滿脹痛者,此敗血沖胃,五積散或平胃加姜桂,不應送來復丹。嘔逆腹脹,血化為水者,金匱下淤血湯,若面赤嘔逆欲死,或喘急者,此敗血沖肺,人叁蘇木,甚則加芒硝湯滌之。大抵沖心者十難救一,沖冒者五死五生,沖肺者十全一二,又產後口鼻起黑色,而鼻衄者,是胃氣虛敗,而血滯也,急用人叁蘇木,稍遲不救。
愚按產後原有瘀血上沖等癥,張氏論之詳矣。產後瘀血實證,必有腹痛拒按情形,如果痛處拒按,輕者用生化湯,重者用回生丹最妙。
蓋回生丹以醋煮大黃,約入病所,而不傷他臟內,多飛走有情食血之蟲,又有人叁護正,何瘀不破?何證能傷?近見產婦腹痛,醫者并不問拒按喜按,一概以生化湯從事,甚至病家亦不延醫,每至產後必服生化湯十數帖,成陰虛癆病,可勝悼哉?
余見古本達生篇中,生化湯方下注云:專治產後瘀血腹痛,兒枕痛,能化瘀生新也。方與病對,確有所據。近日刻本,直云治產後諸病,甚至有注產下即服者,不通已極,可惡可恨。再達生篇一書,大要教人靜鎮,造化之自然,妙不可言,而所用方藥,則未可盡信,如達生湯下,懷孕九月後服,多服尤妙。所謂天下本無事,人自擾之矣?豈有不同孕婦之身體脈象,一概投藥之理乎?假如沉澀之脈,服達生湯則可,若流利洪滑之脈,血中之氣本旺,血分溫暖,何可再用辛生氣乎?必致產後下血過多,而成痙厥矣。如此等不通之語,辨之不勝其辨,可為長太息也。
徵按近時有「保產無憂飲」一方,不知起自何人,盛行都下,無論產前何病,一概用之,甚至有孕婦人無病亦服之,名曰安胎?而藥肆中即以此方并生化湯撮合現成,謂之官方藥,治胎前產後一切病證,更覺可笑?
”附注:(1)此條極須斟酌,血下多而暈血,虛可知,豈有再用芎歸澤蘭辛竄走血中氣分之品,以益其虛哉其方全賴人叁固之,然人叁在今日值重難辨方既不善,人叁又不易得,莫若用三甲復脈大小定風珠為之愈,此明者悟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