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病篇第 4 頁
www.x3hz.cn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3-19 12:12:53 

15「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
「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此節言五臟欲病之先,必各現端緒於其部份,示人早治,以免熱爭,則病重也。
16熱論篇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沟墼唬骸钢芜z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巳也!沟墼唬骸覆∈飚敽谓?」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此節言熱病之禁也。
諸意自明,大抵邪之著人也,每借有質以為依附,熱時斷不可食,熱退必須少食,如兵家堅壁清野之計,必俟熱邪盡退,而後可大食也。
17刺法論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療救,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此言避疫之道。
按此下尚有避其毒氣若干言,以其想青氣想白氣等近於祝由家言,恐後人附會之詞故節之。
要亦不能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二句之理,語意已盡,不必滋後學之惑也。
18玉板論要曰:「病溫虛甚死。」
病溫之人,精血虛甚,則無陰以勝溫熱,故死。
19平人氣象論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
呼吸俱三動,是六七至脈矣,而氣象又急躁。
若尺部肌肉熱,故知為病溫。蓋溫病必傷金水二臟之津液,尺之脈屬腎,尺之穴屬肺也,此處肌肉熱,故知為病溫。
其不熱而脈兼滑者,則為病風,風之傷人也,陽先受之,尺為陰,故不熱也。
如脈動躁而兼澀,是氣有馀而血不足,病則為痹矣。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