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七、八天痘瘡作癢

痘瘡作癢者,當先分明皮膚。皮是皮,膚是膚,皮膚不分,如何能明痘瘡作癢之本源?如人湯燙人燒,隨起一泡,其薄如紙,即是膚;膚里肉外厚者是皮。痘至六、七天,瘟毒、濁氣、津液盡歸于皮之外,膚之內。痘窠之中,正氣虛,不能達痘中行漿、化膿、結痂,以致瘟毒外不得出膚,內不得入皮,毒在皮外膚里,故作癢。醫家遵《素問》諸瘡痛癢皆屬于火之句,隨用清涼之品,克伐生氣,不但作癢不止,胃氣轉傷;有專用補氣者,氣愈補而血愈瘀,血瘀,氣更不能外達于皮膚。
此時用補氣破血之劑,通開血道,氣直達于皮膚,未有不一藥而癢即止者。
?通經逐瘀湯
此方無論痘形攢簇、蒙頭覆釜,周身細碎成片,或夾疹夾斑,浮衣水泡,其色或紫、或暗、或黑;其癥或干嘔、煩躁、晝夜不眠,逆形逆癥,皆是瘀血凝滯于血管,并宜用此方治之。其方中藥性,不大寒大熱,不大攻大下,真是良方也。
桃仁八錢研 紅花四錢 赤芍三錢 山甲四錢炒
皂刺六錢 連翹三錢去心 地龍三錢去心
柴胡一錢 麝香三錢絹包
水煎服。
大廈干燥,加大黃二錢,便利去之。五、六日后,見清漿、白漿,將麝香去之,加黃耆五錢,將山甲、皂刺減半。至七、八日后,桃仁、紅花亦減半,黃耆可用八錢。此方指四、五歲而言。苦一、二歲,分兩可減半;若八、九歲,分兩可加一半。
【方歌】
通經甲皂麝香龍,逐瘀赤芍桃與紅,
連翹柴胡毒可解,便干微用大黃攻。
?會厭逐瘀湯
此方治痘五、六天后,飲水即嗆。
桃仁五錢炒 紅花五錢 甘草二錢 桔梗三錢
生地四錢 當歸二錢 玄參一錢 柴胡一錢
枳殼二錢 赤芍二錢。
水煎服
此方指五、六天后嗆水而言。若痘后抽風兼飲水即嗆者,乃氣虛不能使會厭蓋嚴氣管,照抽風方治之。
【方歌】
會厭逐瘀是病源,桃紅甘桔地歸玄,
柴胡枳殼赤芍藥,水嗆血凝立可痊。
?止瀉調中湯
治痘六、七日后,泄瀉不止,或十余日后泄瀉,皆治之。
黃耆八錢 黨參三錢 甘草二錢 白朮二錢
當歸二餓 白芍二錢 川芎一錢 紅花三錢
附子一錢制 良姜五分 官桂五分去粗皮
水煎服。
此方指痘六、七天后泄瀉而言。痘后抽風兼泄瀉者,亦效。不是初出痘泄瀉之方。
【方歌】
止瀉調中參草耆,朮歸芍藥芎紅隨,
附子良姜桂少用,氣虛泄瀉總相宜。
?保元化滯湯
治痘五、六日后,痢疾或白、或紅、或紅白相雜,皆治。
黃耆一兩煎湯沖 滑石一兩末
晚服加白沙糖五錢更妙。
此方乃余之心法,不獨治小兒痘癥、痢疾,大人初痢、久痢,皆有奇效。然在人初痢,滑石用一兩五錢,白糖一兩,不必用黃耆;久痢加黃耆,滑石仍用一兩五錢。
【方歌】
保元化滯補攻方,一兩黃耆煎作湯,
為末滑石須一兩,沖服痢止氣無傷。
?助陽止癢湯
治痘六、七日后,作癢不止,抓破無血。兼治失音聲啞。
黃耆一兩 桃仁二錢研 紅花二錢 皂刺一錢
赤芍一錢 山甲一錢炒
此方治痘后六、七日,作癢甚者,抓破無血。不是治初出痘一、二日作癢之方。
【方歌】
助陽止癢耆桃紅,皂刺赤芍山甲同,
聲啞失音同一治,表虛因里氣不行。
?足衛和榮湯
治痘后抽風,兩眼天吊,項背反張,口噤不開,口流涎沫,昏沉不醒人事,周身潰爛,膿水直流,皆治之。
黃耆一兩 甘草二錢 白朮二錢 黨參三錢
白芍二錢 當歸一錢 棗仁二錢 桃仁一錢五分研
紅花一錢五分
水煎服
此主專治痘后抽風,及周身潰爛,若因傷寒、瘟疫、雜癥,疾久氣虛抽風,抽風門另有專方。
【方歌】
足衛和榮耆草朮,參芍歸棗桃紅扶,
抽風風字前人誤,服此還陽命可蘇。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