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蟲部第 13 頁
水蛭
「釋名」至掌。大者名馬蜞、馬蛭、馬蟥、馬鱉。
「氣味」咸、苦、平、有毒。
「主治」
1、產后血暈(血結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連于脅肋)。用水蛭(炒)、蟲(去翅足,炒)、沒藥、麝香各一錢,共研為末,以四物湯調下。敵國下痛止拍,仍須服四物湯。
2、跌打損傷(辨血凝滯,心腹脹痛,大小便不通)。用紅蛭(石灰烽黃)半兩,大黃、牽牛頭末各二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當排出惡血,以盡為度。此方名“奪命散”。
3、墜跌內傷。用水蛭、麝香各一兩,銼碎,燒出煙,研為末。酒磅服一錢,當有積血排下。
4、紅白毒腫。用水蛭十余枚令咂病處,取皮皺肉白為效。冬月朊蛭,地中掘取,養暖水中,令活動。先將患者痛處的皮膚擦凈,然后用竹筒裝水蛭合上,不久,水蛭吸滿人血自脫,如須多吸,另換新蛭。
蛆
「釋名」蛆是蠅的幼蟲。
「氣味」寒、無毒。
「主治」
1、一切疳疾。在六月間取糞坑聽蛆淘凈,封竹筒中,干后研末。每服一、二錢,加麝香少許,米湯送服。又方:用淘米水泡蛆一天,逐日換汁,再以清水三天,也是逐日換汁,然后曬干火焙為末,加黃連末等分。每半兩配麝香五分,一起和豬膽汁調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送下。極效。
2、小兒痹積。用蛆洗泡后曬干,研為末,加甘草末少許,拌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湯送下,甚效。
3、熱痢吐食(因服熱藥所致)。取糞蛆用流水洗凈,曬干,研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蠐螬
「釋名」地蠶、乳齊、應條。
「氣味」咸、微溫、有毒。
「主治」
1、小兒臍瘡。用蠐螬研末敷涂。數次可愈。
2、小兒唇緊。用蠐螬研末,豬油調搽。
3、丹毒。用蠐螬搗爛敷涂。
4、癰疽痔漏。用蠐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5、斷酒不飲,用蠐螬研末,酒送服。
6、目中翳障。有蠐螬搗取滇,滴眼中。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