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論診絡脈第 3 頁
腹部絡脈
《靈樞·水脹》記載了臌脹的診斷要點,指出:“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腹筋起”即指腹部絡脈青紫而暴露,為水液內聚,水停血瘀之征。
舌下絡脈
自《脈訣》所載診舌下之脈的重要性后,后世醫家多有論述。《脈訣》云:“身重體寒熱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反舌上冷子死腹,當知見此母歸冥。”明·王肯堂《證治準繩》對此注云:“蓋面以候母,舌以候子,今云子活,合以舌赤為是,若云舌青,則與前面赤舌青,母活子死之候相反。若胎先下,其子得活,如未下,子母俱亡。自身重體熱寒又頻至此,并不用脈,只以外候參訣子母生死,蓋以臨產脈不可定,但當以察色而知之。”清·蕭塤《女科經論》注云:“凡妊婦身體沉重,胃氣絕也。又體熱寒栗頻并,陽氣衰,陰氣盛也。若舌根下脈青黑,及舌反卷上,冰冷不溫者,母子俱死之候。”可見,診舌下絡脈之色在女科尤為受到重視。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