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神的藥養第 2 頁
養神重在養心腦。因心是藏神的臟器,腦為元神之府。腎臟能夠生成骨髓,脊髓上聚于顱腔而形成腦。《圖書編·臟腑諸論》說:“人之神發于目,寤則棲心,寐則棲腎。”足見養心腦實際上就是養心腎,養心腎就是養神。神不足常有精神不振,頭暈健忘,聲低懶言,動作遲緩,怠惰乏力,舌淡脈弱等癥。藥養應當補益心腎,須服安神定志丸合歸腎丸。二方由人參、茯苓、熟地、枸杞、當歸、杜仲、菟絲子、茯神、遠志、龍齒、菖蒲、山萊萸、山藥組成,每味6~10克,水煎溫服,2日l劑,每服7~8劑,間隔數日,連服3~6月,常有良效。作預防性藥養,每月緩服3~5劑。如用中成藥藥養,可服安神補心丸,每次2~3克,1日3次,白開水送下,療程與前述湯劑相同。
總之,神就是生命,就是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神旺是健康的象征,神衰是病老的原因,神宜強而不宜弱,宜調補而惡耗損。根據精、氣、神三者不足何多何少的情況,分清主次,側重調治,就是神的藥養。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