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從肝論治慢性咳嗽
中醫學術:從肝論治慢性咳嗽 李耀輝 馬戰平 陜西省中醫醫院 姜良鐸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慢性咳嗽一般病史較長、病機復雜、反復發作、難以治愈。臨床上對于慢性咳嗽的論治多以肺脾腎三臟為主辨治,如培土生金法、補腎納氣法或金水相生法,而對于肝肺關系在慢性咳嗽辨治中的作用研究相對較少。筆者認為,從肝辨治慢性咳嗽在臨床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五臟關系中肺肝關系特殊
五臟關系中,肺脾關系土金相生,肺腎關系金水相生,心肺關系雖屬于火克金,但生理上二者往往表現出的并不是對抗的關系,而是協同的關系,心為君主之官,肺為相傅之官,心主血脈,肺主氣,共同推動著氣血運行周身。這三種關系都有同一性。慢性咳嗽患者肺氣虧虛日久常常會出現肺脾氣虛、心肺氣(陽)虛、肺腎兩虛。
肺肝關系具有特殊性。肺屬金,肝屬木,金克木,說明肺克肝。但臨床上肺金克乘肝木的癥狀并不多見,而肝木反侮肺金癥狀倒很常見,如“木火刑金證”,其治則治法是“佐金平木法”,從“刑”、“佐”這些臨床術語中就可以體會到“肺為嬌臟”和“肝為剛臟”的特性。肺為相傅之官,不耐寒熱,肝為將軍之官,體陰而用陽,二者之間有經脈聯系,“肝足厥陰之脈……其支者,上注肺中”。將相和睦,則國家平安,肝、肺調和,則人體氣機和調暢達。以古代將軍和丞相關系形容肝和肺,形象地表達了二者之間既統一又對立制約的特殊關系,也說明一旦肺氣虧虛,肝氣就會乘虛而入,這就是慢性咳嗽的辨治常常要考慮到肝木反侮肺金的原因。
慢性咳嗽的病機演變過程中多有“氣郁”因素
肺雖然具有宣發肅降功能,但肺氣本身以通降為順。咳嗽本質上就是肺的肅降功能失常所致。肝肺經絡相通,二者調節氣機的功能具有協同性,慢性咳嗽導致肺氣長期不能正常斂降,必然影響到肺主一身之氣的功能,從而也會影響到肝的調暢氣機的功能。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作期的患者在咳嗽、咳痰、氣喘的同時會出現緊張、急躁、面赤目紅、血壓升高等就是慢性肺病影響到肝的疏泄功能的典型表現。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