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陰火病機的再認識第 3 頁
資助乏源,或勞役損耗,命火自身主動特性下降,致成“陰火”。
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氣的生成過程中,不僅化生水谷精氣提供物質基礎,參與宗氣的生成,而且又能資養先天之精氣。正如李氏說:“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之。”《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若脾胃受傷,先天精氣的資助乏源,則原陽之氣的主動之能必然會因之而減弱,以致其布散緩慢,蓄而成熱。或因勞役過度,耗傷元氣,致其主動之能減弱,蓄郁成熱,漸成“陰火”。即“脾胃既傷,而元氣又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勞役動作,腎間陰火沸騰”。《內外傷辨惑論·辨勞役受病表虛不做表實治之》
總之,命門之火雖然是人體的生命之火(少火),但如果在體內蓄積過多或郁阻失布時,就會因量變而發生質變,由生理之火轉變為有害之火,即李氏曰“既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內外傷辨惑論·飲食勞倦論》。
陰火病證的治療特點
甘溫益氣,升陽瀉火是李氏對陰火病證治療的主要特點,其涵義有以下兩點。
一是以甘溫益氣之劑補氣升陽,助氣流轉,以達到陰火降藏的目的。氣虛是產生陰火的原始病機,通過補氣升陽,則可以助升三焦通運的生理功能。三焦氣旺,則命門之火得其運行和借其通道布散于全身內外,從而使陰火降藏。李氏補中益氣湯便是這一法則具體運用的范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