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術:在中醫理論探究中借鑒敘事探究
中醫學術:在中醫理論探究中借鑒敘事探究 閆曉天 李雁 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敘事探究是指研究者通過收集和講述個體的生活故事,描述個體的日常生活,進而對個體的行為和經驗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它作為理解經驗的一種方法,緊緊抓住人類經驗的情境性、時間性、主觀性等故事性特征進行研究,通過置身故事、撰寫現場文本、撰寫研究文本使經驗呈現意義的探究過程,由研究者與參考者共同構建,從特定的角度去理解、詮釋特定的社會現象、人類經驗。它一方面使研究者通過敘事展現生活和感受的真實,從而使學科研究與真實的實踐經驗形成內在的關聯;另一方面又使敘事提升為學科經驗的意義探索,因此敘事探究所涉及的不再是經驗的表述,而是經驗的本質,以便通過敘事研究提供一種經驗的理論方式。因此,敘事探究也是實踐者(包括讀者)以經驗方式對理論進行“自下而上”參與式理解和解釋的過程。
“敘事探究”充分尊重人類行為的復雜性和情境性,努力尋找一種能夠更好呈現乃至穿透經驗的語言方式或理論方式,因此對于彌合學術界在“理論”與“實踐”、“科學”與“人文”間人為的隔離,更好地理解身邊的現象和意義世界,提供了更為靈活、多元的視角和方法。
在中醫理論探究中借鑒敘事探究,一則可更好詮釋中醫實踐經驗的意義,探索一種開放式的理論方式。中醫敘事探究更加契合中醫實踐過程的個性和復雜性特點,且具有較強的開放性、互動性、生成性,有時會比系統的理論更具解釋力度,不失為一種值得嘗試的新的理論方式。《黃帝內經》通過對黃帝和岐伯等人的交流進行描述,呈現醫家對特定中醫經驗所蘊含意義的理解和解釋,使后學能夠從中體會中醫理論和實踐、建構自己的概念理解,不失為早期中醫敘事探究的范本。歷代醫家的醫案醫話也因帶有一定的敘事風格因而成為中醫理論和思維傳承、醫家相互學習借鑒的重要形式。二則可更好地發掘中醫經驗的人文內涵,呈現中醫“人學”的現實意義。由于人文現象具有一次性、不可原本復制、彼此不一致或沖突、不排除主觀性等特點,因此靠量化、實證式的研究方法常常顧此失彼,而中醫敘事探究則長于理解醫患行為、醫生經驗,能夠研究、表達和解釋特定的醫患的主體感受、行為的內在意義,因而對于理解和探究中醫的人文內涵,使理論研究具有“人學”意義有所裨益。三是可更豐富地留存中醫經驗的探究史料,為后世傳承和研究提供依據。中醫的一部分知識能夠融入科學路徑,而更多具有實踐性和有效性的知識則匯入了浩淼歷史經驗之中,這些內容或有效有“理”或有效無“理”,常常包含更詳細、更豐富的對醫學經驗的思考和解釋。敘事探究的開展以其真實的情境性、互動的開放性、參與者“人”的在場性,或可為后人留下更為豐滿的中醫史料、理論養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