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達圖看體質
基于中醫體質分類判定的兼夾體質綜合評價思路 朱燕波 北京中醫藥大學
關鍵詞:中醫體質 中醫體質學 雷達圖
中醫體質學認為,體質是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體質分類是中醫體質學研究的基礎和核心內容。依據中醫體質分類理論,劃分體質的不同類型,有助于把握不同個體的體質差異性,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但是,由于每個個體都是由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構成,它們之間又相互影響,因此,在實際生活與醫療實踐中,雖然可以發現較為典型的某種體質,但多數人的體質特征是不典型的,兼夾體質廣泛存在于廣大人群當中,且兼夾體質的種類和程度也因人而異。為此,基于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方法,探討兼夾體質綜合評價方法,豐富和發展中醫體質分類理論,并為臨床提供適用的體質綜合評價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體質分類
概念系統和判定工具
中醫體質分類是根據人群中的個體各自不同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狀態等方面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標準,采用一定的方法,通過整理、分析、歸納,分成若干類型。王琦經30年研究,以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即陰陽、氣血津液的盛衰虛實變化為主,以臨床應用為目的,將中醫體質分為平和質(A型)、氣虛質(B型)、陽虛質(C型)、陰虛質(D型)、痰濕質(E型)、濕熱質(F型)、血瘀質(G型)、氣郁質(H型)、特稟質(I型)9種基本類型(平和質之外的8種體質類型均為偏頗體質);并提煉出個體差異現象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心理特點、反應狀態四個表達特征群,以此作為尋找人與人之間異同點的依據。比如,痰濕體質是指由于水液內停而痰濕凝聚,以黏滯重濁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其形態結構表現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生理機能多見皮膚出油較多,多汗,汗黏,眼泡輕微浮腫,容易困倦等;心理特點以溫和穩重多見;在反應狀態上對梅雨季節、潮濕環境適應能力較差。9種基本體質類型的概念系統及其軀體形質特征群、生理機能信息特征群、心理特點特征群、反應狀態特征群四個方面的表達,為中醫體質分類判定工具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