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基本內涵探析(下)
黃健 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研究氣功內涵的意義
明確氣功概念
從剖析氣功的內涵著手,可以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概念,即:“氣功是一種自我身心鍛煉的方法,氣功鍛煉是在科學養生保健理論及(或)古代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形體鍛煉(調身)、呼吸鍛煉(調息)、意念鍛煉(調心)三者的配合應用直至融一,起到強身保健、防病治病等發掘人體潛能的作用。”這一概念不但有助于應用與研究,而且還能對氣功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界定氣功范圍
從剖析功法的“三基”入手,可以幫助我們建立科學的氣功判別標準。
1.理論方面,是否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養生科學(包括哲學)的理論作指導是界定標準之一。按照這個標準,超覺靜坐、瑜伽等盡管在操作方法、主要作用等方面,與氣功較為相似,但其指導理論與氣功不同,故不能稱為氣功,只能稱為國外與氣功相似的健身方法;“法輪功”盡管冠于“功”,但它的實質是反科學、反人類、反社會、反政府,故絕對不是氣功,而是歪理邪說。
2.內容方面,“三調”是否齊全是界定標準之二。按照這個標準,包括武術在內的體育運動,盡管也有較好的健身作用,但不是氣功;呼吸操,盡管有較好的醫療(康復)作用,但不是氣功;心理療法,盡管越來越被當代人士所接受,但也不是氣功。
3.作用方面,是否具有防病治病作用是界定標準之三。按照這個標準,一度爭議頗大的據說能“呼風喚雨”的“特異功能”,即使存在的話,因與防病治病無直接關系而不能稱之為氣功。
評價練功質量
身心并練、三調融一是氣功的操作要點和人體進入氣功功能態的標準,也是評價練功質量、在實驗研究中取舍研究對象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的要求,選擇某些操作簡單、取材方便、穩定性高的實驗室指標,作為氣功功能態的客觀標準,無論對于氣功的推廣應用,還是對其原理研究,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