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幼波學術3特點第 5 頁
1.補法策略。善用補氣藥,在慢性肝病治療中,關幼波最擅長用生黃芪:在肝硬化及肝硬化腹水、肝癌等病人中均應用生黃芪,且病情愈重則愈加大用量,曾用至160克,并囑患者久煎后服,效果較好;巧用活血滋陰藥,常用生地、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北沙參、麥冬、五味子、川斷、牛膝滋補肝腎之陰,且用藥輕巧,不用滋補力量大、易滋膩之品;在肝硬化病人肝脾腫大時則常用龜板、鱉甲養陰軟堅,散結消積。
2.注意事項。在運用補法時,要分清是“因虛而病”還是“因病而虛”,此即決定了下一步的祛邪與扶正的先后與主次的關系。如急性肝炎為外感濕熱之邪郁蒸肝膽所致,治療則以祛邪為主,祛邪即以扶正。慢性肝病是在急性病毒性肝炎基礎上發展而來,病變由實證轉虛證,其根本為正氣虧虛,治病求本,重點要補虛,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正氣漸復,才能驅邪外出,即所謂“養正邪自除”。慢性肝病患者中沒有單純邪實者,多以虛實夾雜或正虛為主。如果正未大虛而又見邪實,則應攻補兼施,在扶正中攻邪;如果正虛為主,則又非養正不為功,要以調整機體狀態為重點,固護正氣,否則致正氣損傷,犯“虛虛實實”之戒。其中慢性肝病的治療要注意以下3點:一是清熱解毒之藥用味較少,用量亦輕,以防傷脾;二是治療慢性肝病應重視人體的內在因素;三是調理肝、脾、腎,中州要當先,防止虛虛實實。
總之,關幼波重視痰、氣(血)、瘀的關聯。辨證抓住氣血,氣血的病理變化結果是痰與瘀,在疑難雜病中,重視痰瘀同治。重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治療中強調人體的內在因素,慢性疾病中重視補法靈活巧妙的運用。善于運用補法滋養調和人體氣血,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