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中醫藥核心價值觀第 3 頁
醫乃仁術
醫乃仁術是對中國傳統醫學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醫者有仁愛之心,也就是說醫生應當對病人有關懷、愛護、同情之心。
《本草綱目》:夫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以衛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
《言醫》:醫何以仁術稱?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無間也。醫以活人為心,視人之病,猶己之病。
《醫燈續焰》:醫以活人為心。故曰:醫乃仁術。
大醫精誠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撰寫《大醫精誠》以啟迪后人。“精”指中醫的醫道精微,要勤求古訓,追求高層次的醫術;“誠”是醫德修養的一種境界,要求心懷至誠,虛懷若谷,在治學、診療、處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虛作假。
《千金要方》: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醫學集成》: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醫學源流論》:醫者能正其心術,雖學不足,猶不至于害人。況果能虛心篤學,則學日進,學日進則治必愈。
《醫學心悟》:其操術不可不工,其處心不可不慈,其讀書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田博)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