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簡單把中醫學稱為“傳統醫學”第 3 頁
由于和西方現代科學的同源性,西醫學自然而方便地吸納著先進的科技成果,診療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由于西醫學對現代技術過度的依賴,以及受還原論思維模式的局限,其弊端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顯現。現代西醫學的直接對抗式治療方式,不可避免造成系列不良后果。例如,依靠化學藥物針對病因、病理、病位的對抗和補充,帶來了藥物公害和醫源性疾病。針對病因治療的抗生素應用,導致菌群失調及加速其發生耐藥性的變異,制造了新的病原體,病原變異導致藥物淘汰加快等等。同時,診斷技術的日新月異在帶來診斷便利的同時,也導致診斷費用大幅提高。上述種種情況導致病原體越治越多、藥物淘汰日益加速、醫療與診斷費用大幅攀升等結果。
以整體論為特征的中醫學所表現出的一系列優勢。中醫學看似“古老”,卻具有許多“超前”的理論與方法。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學就發展了以人體的“正氣”(自我抗病與康復能力)為主要調節對象,以“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為實踐目標的理論與方法。中醫醫療主要是通過各種方法,依靠與扶助人的自我抗病和康復能力而獲得療效。正由于掌握了通過觀察、調節人體的主體性反應以維護健康狀態、防病治病這一法寶,中醫理論與實踐歷數千年、直至現代,在人類健康維護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醫重視養生、預防,其實踐目標的“前移”,客觀上減少了疾病治療的投入;中醫注重依靠與激發人體自身的功能、改善人體生態環境以達到祛病的目的,避免了直接對抗治療帶來的種種不良后果;同時,中醫還是重視心身(形神)綜合調理及個體化診療的典范醫學,這些學術特點恰恰符合世界衛生組織1996年提出的新世紀醫學的發展方向。更為重要的是,中醫主要依靠醫生的感官,通過觀察、分析人體功能狀態所反映的外在征象診斷疾病,治療用具簡單,藥物主要為天然藥物,價格也相對低廉,具有“簡、便、廉、驗、安”的優勢。這正符合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安全、有效、方便、價廉”。
中醫不僅是“傳統”的,而且很“現代”——具有先進的理念和診療優勢,能夠很好地適應現實的需求。因此,中醫完全可以甩掉“傳統”的羈絆,理直氣壯地躋身于“現代醫學”的行列。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