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辦法”推進醫改應有五方面內容
中醫視點:“中國式辦法”推進醫改應有五方面內容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主任 楊金生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推進醫改,用中國式辦法解決好這個世界性難題”,我認為“中國式”這一提法很新,很務實,也很接地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針的一個體現。總理強調醫改要體現中國特色,要結合國情,用自己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同時也強調了醫改是世界性難題,充分認識到了醫改的艱巨性,基于這樣的認識,相信我們的醫改肯定會很好地推進,逐步讓人們滿意。
關于“中國式辦法”,我認為應該包含如下5個方面的內容。
中國式醫衛方針 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是我們醫療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應該堅持落實。
中國式醫改模式 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全力支持承擔基層基本醫療保障的公立醫院,體現公益性、公平性。
中國式醫療保障 鞏固全民基本醫保,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建立比較完善的“一體兩翼”醫療保障體系。其中基本醫療是基礎、底線,是主體,體現公益性和公平性。鼓勵發展商業保險,推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滿足差異化的醫療需求,把基本以外的服務做好;加強醫療救助,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做到應保盡保,把所有人都納入到醫療衛生保障體系中來,這是兩翼。這樣才能真正解決醫患糾紛和“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中國式醫療方法 就是用別人沒有的資源、特色、方法。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中醫藥應該也能夠在醫改中承擔預防、醫療、養生、康復等職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就像當年“一根針、一把草”,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式醫生待遇 健全醫務人員等適應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目前醫務人員待遇很不合理,收入水平沒有體現勞動價值。醫生的績效工資應該與基層(縣級、社區)公立醫院改革的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不是轉出病人,而是讓原來不愿到基層公立醫院看病的患者回到基層,這才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標尺。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