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名老中醫經驗的六個關鍵點
中醫視點:整理名老中醫經驗的六個關鍵點 毛德西 河南省中醫院
傳承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是繼承發揚中醫藥學術,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步驟,是名老中醫工作室傳承工作的主要環節。而整理名老中醫經驗卻貫穿傳承工作的始終。達爾文說過:“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作出結論。”如果忽略了“整理”工作,名老中醫的經驗就會囿于一室,不被人傳承和學習,那就會出現中醫學術斷代的局面。怎樣整理名老中醫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6方面著手。
一是夯實基礎,不離基線。作為一名名老中醫經驗的傳承者,必須夯實中醫基礎理論,信仰中醫科學,有“程門立雪”之志,尊崇經典,尊敬老師,尊重同道;能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臨床,對常用方藥比較嫻熟,對各家學說有所了解,決心終生為中醫事業奮斗。要做到時間保證,精力保證,按照要求努力完成所規定的學習內容,這就是繼承者的基線。如存沽名釣譽之心,裝點門面之意,或者完全用西醫的分析觀點去學習,去整理,或者僅僅索取幾首方藥,那就是離開了基線,只能學到皮毛。
二是手腦并用,收集資料。整理名老中醫的經驗必須重視資料的收集,資料是基礎。在收集資料時,除名老中醫已發表的文章和出版的書籍外,最重要的還是臨床資料,尤其是病例。而病例的獲得,要盡可能收集第一手資料,這就需要跟師侍診,親自體驗,用耳聽,用目看,用手記,用心悟,還要用口問,才能將名老中醫的經驗學到手。如果只是照別人的記錄抄一抄,這樣的資料,沒有感性認識,就會缺胳膊少腿,就上升不到理論水平。
三是分類整理,寫出心得。收集到資料,并不代表學到了“真經”,還要看整理的能力。一般可將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分為以下3類:一是辨證論治的典型病例;二是遣方用藥的心得;三是醫話。
首先說辨證論治的典型案例,可以從疾病學整理,如某某治療慢性消化性潰瘍的經驗總結,某某治療咳嗽幾法,某某診治高血壓的經驗探討;或者是疑難雜病的總結,如某某治療疑難雜病幾則;也可以是一個典型案例。 其次是遣方用藥的總結,如焦樹德運用三合湯的經驗總結,朱良春應用蟲類藥規范等。 再次是名老中醫醫話。醫話內容比較寬泛,它包括老一輩人讀書的體會,治學回憶錄,診治教訓,醫德點教,這些內容很少是大篇大篇地講述,而是一點一滴,一句話,一個例子,多是在潛移默化中傳授。這就要看你是否用心聽,用心記,“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