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突發傳染病,中醫藥當有作為第 4 頁
中醫治病毒性疾病,關鍵在提高免疫能力
面對各種病毒性疾病,西醫所能采取的辦法,除了公共衛生預防外,一是注射疫苗以增強人體特異性免疫力,二是服用特效抗生藥物以殺滅抑制病毒。然而由于病毒不斷變異,以及引起傳染病病毒的結構和性質難以確定,疫苗的研制不一定能有效防控突發的病毒性疾病;特效抗生藥物之研制也非一蹴而就,但中醫的辨證論證能夠適應這種變化。中醫可根據患者不斷變化的癥狀、體征及時進行診斷治療,而不是必須明確病原體后才實施干預。
中醫藥治療病毒性疾病的優勢,并非只針對病原體,而是通過整體調節,提高人體綜合免疫能力,即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抑制病毒的目的。研究表明,在作用于體外時,板藍根、雙黃連等本身的抗毒效果不如病毒靈,但患者服用后,中藥的抗毒效果卻明顯憂于西藥。
我們課題組在臨床運用透表解毒法治療流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療效確切的基礎上,根據中醫瘟疫理論及對SARS的認識優化了中藥處方,形成了中藥復方制劑安替威(金柴抗病毒)膠囊。這是當時最早被證實對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藥復方之一。研究結果顯示:安替威膠囊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從整體來講,有針對病因的抗病毒作用,有針對機體免疫功能的調節免疫力的作用,也有針對病變環節的抑制病毒及緩解化學物質引起的肺部炎性病變與退熱等作用。從微觀來講,安替威膠囊可直接作用于細胞本身,提高病毒攻擊后的細胞膜脂質流動性,阻止病毒的進一步感染。同時,還可以抑制炎癥因子NO的釋放,降低由其引起的肺損傷,充分顯示了中藥作用的多環節、多向性,體現了中藥在應對SARS等急性傳染性疾病方面的優勢。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