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醫醫療機構發展的設想
中醫視點:加快中醫醫療機構發展的設想 秦木良 重慶市潼南縣中醫院
最近一段時間,相關報刊上刊登了關于中醫醫療機構怎樣發展、如何發展的探討性文章,讀后很受啟發。2009年新醫改方案也明確指出:“中西醫并重”、“充分發揮中醫藥(民族醫藥)在疾病預防控制、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服務中的作用。加強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中醫院建設,組織開展中醫藥防治疑難疾病的聯合攻關。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采取扶持中醫藥發展政策,促進中醫藥繼承和創新!蹦敲,怎樣來實現和推進新醫改提出的宏偉目標?如何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中醫藥事業?筆者提出如下設想。
一是盡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用法律手段保護中醫藥的神圣地位、中醫院的功能定位和中醫藥工作者的合法權利。
二是進一步規范政府中醫藥管理部門的職責任務,建議把中醫和中藥材(包括種植、采集、貯存、炮制、飲片生產等)都歸口政府中醫藥管理部門統一管理。減少多頭管理、多頭不作為、相互推諉扯皮的不合理的運行機制,體現中國特色的、獨特的中醫藥管理體系。
三是國家應對中醫醫療機構制定一個符合中國特色和突出中醫藥特色的準入標準,并對現行的中醫醫療機構(包括民族醫醫療機構)進行全面的普查清理,符合標準的醫院和醫務人員繼續保留,不符合標準的醫院實行撤、并、轉,不符合標準的醫務人員實行轉崗、并崗。同時,把符合標準的中醫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納入政府財政全額撥款預算,實行政府中醫藥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切實解決中醫醫療機構和中醫藥工作者生存發展的后顧之憂。
四是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切實解決民生問題為抓手,政府出資將現行中醫醫院多年的債務予以償還,讓撤、并、轉的中醫醫療機構沒有債務分擔,輕松、愉快地完成過渡;讓保留下來的中醫醫療機構減輕背負的沉重包袱,輕裝上陣、快馬加鞭,加快建設發展步伐。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