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當然也是“象”。經絡是氣的通道。經絡是血管、是神經、是肌肉?如果是,那就是“形”。但也不能說經絡和血管、神經、肌肉一點關系都沒有。其實經絡就是有形和無形結合的“象”。那么究竟怎么把握這個象呢?關鍵就是感知。對那些無形的、看不見的東西,如果可以感覺得到,那就是“象”。
李時珍早就說過,經絡就是“內景隧道,唯反觀者能照察之”。把握“象”的方法叫“止觀”。儒、道、釋三家都講止,止就是艮卦,靜止。儒家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之說。道家講“致虛極,守靜篤”,佛家則講“戒定慧”,定就是禪定。在靜止之后內觀、反觀才能體察到經絡。
氣是中醫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象”,這個“象”必須要細分,分出兩個就是陰陽,分出五個就是五行,分出八個就是八卦,還可以繼續分。二、五、八就是“數”。“象”如果沒有“數”的規定性就沒有應用價值了。現在有人說要廢除五行,保留陰陽。我認為這是有問題的,因為五行就是陰陽,陰陽就是五行。陰陽是五行的整合,五行是陰陽的細分。廢了五行也就是廢了陰陽。
中醫現代化悖論
最后我來講一下“中醫現代化悖論”,這個悖論我已經提了10多年了。這個悖論是:中醫能實現不改變自己非現代科學特色的現代科學化么?中醫現代化遇到一個繞不過去的難題:中醫本身不是現代科學,卻要現代科學化,那就得改變自己的特色;而要改變自己的特色,就不是中醫了,又違背了中醫現代化的初衷。這就陷入了一個“悖論”。當然我說的這種中醫現代化不是說中醫語言的現代翻譯,或在臨床上借用現代科學的儀器設備手段,而是指中醫整個學科體系的現代科學化:即中醫學科既要保留中醫學科固有的特色,又要將它現代科學化。這能不能實現?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