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廣:六大戰略復興中醫藥(下)第 2 頁
中西醫藥都是人類防御疾病侵害的有效手段,之所以說中醫藥是我國民眾保障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戰略工具,不僅是因為和對照事物相比較,中醫藥的治療理念和方法手段更“法于陰陽、合于術數”,由此帶來保留藥物活性、避免耐藥性、控制毒副作用和綜合預后等方面的一些優勢,增加了微觀、技術層面上的安全含量。更重要的是:中醫藥是我國自主原創,且經歷五千年漫長歲月、億萬人世代相傳的生命實踐檢驗的一個完整的知識理論和方法技能系統。盡管近代以來中醫藥多次遭受打擊壓制,但畢竟是數千年光陰和億萬人心血合力澆鑄所成,絕難被輕易扼殺。從而就在災難病害肆虐的關鍵時刻,為我國民眾提供了一個衛護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格外可靠、可信手段。在剛剛流逝的歲月里,我們看到:在現代醫學還沒有確認病毒病菌種類之時,中醫藥已經打響了與SARS的戰斗,而且沒有給患者造成后遺癥危害;當國家為用進口藥物防治全球重大流行疫病不得不撥發數十億資金之時,中醫藥已用兩千年前和兩百年前的經典方加減重組,花費不到2000萬就研發出療效更勝一籌而價格卻不及進口藥物1/4的普及用藥。
“安全”的要義,重在對危害的預測和預防,而不在事后處置。備選方案、實施手段的多寡和自主可控程度是判定“安全”程度的關鍵。對身體健康,中醫藥高度重視日常養生保健,主張“上工治未病”、要“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在預防醫學領域從創發年代到體系完整程度等多個方面遙遙領先于國外。這可視為中醫藥為我國民眾事前提供的健康安全保障。同時,在治療疾病方面,中醫藥有明顯區別于現代西方醫藥的特色優勢,又為和病魔斗爭,捍衛生命的尊嚴和權利提供了事后的生命安全保障。既然中醫藥知識原理為我國原創,所用方法和物質手段我國又擁有極高的資源自主性和可及性,故此從豐富可選方法手段以及確保所選方法手段的自主可控程度兩個方面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民眾的生命安全保障程度。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