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顏德馨談中醫傳承第 8 頁
第五要通文達理,明經曉史。中醫學不僅是一門應用科學,也是一種文化現象,與悠久的華夏文明一脈相承,休戚相關,因此要形成中醫學的思維方式,真正領會中醫學理論的真諦,就必須有扎實的傳統文化基礎,有諸多卓有建樹的中醫名家,不但研習儒道學說和文、史、哲、經,而且對琴、棋、書、畫、篆刻等傳統技藝也有所擅長,我想這些也是這些中醫大家成才成功必不可少的文化素養。
中醫能不能很好地得到傳承,老師的品質同樣重要。“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要擔得起這份責任,首先要思想開明,不惜秘術。當秉承公正無私之心,將所思所學傾囊相授,若是為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秘其術而不傳,勢必影響傳承效果。中醫很多醫術、秘方最后失傳,與很多老中醫不愿把秘方秘術傳給外人不無關系。
其次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學問固然重要,做人更重要,帶教導師既要做“學師”,又要做“人師”,既要給弟子以中醫學術的教育,又要陶冶弟子的思想品德,樹立治學精神。“身正為范,學高為師”,老師通過日常的診療活動和學習科研工作,將仁愛救人、淡泊名利、謙遜雅量的品德和精誠勤勉、博采兼容、求實創新的治學態度傳遞給學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三要厚積薄發,取精用弘。若是老師中醫功底深厚,授課時能旁征博引,深入淺出,面面俱到,弟子所受的啟發也大,無論對以后的學習還是臨床診療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老師自己也沒有讀過幾本書,沒有豐富的學識,那能教給弟子什么呢?即便是手握秘方,沒有相應的理論支持,無法舉一反三,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終將失去生命力。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