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是科學基礎上的藝術
中醫視點:中醫學是科學基礎上的藝術 韓同彪 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
人們很關注“中醫”與“科學、藝術”之間的關系,論述頗多。大致歸納一下無非是:中醫是否是科學或藝術。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說:“科學是如實反映客觀事物固有規律的系統知識”。什么是藝術,百度給的定義是:“反映當地社會生活,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意識形態。”
其實,在討論中醫是不是藝術的同時,西醫關于醫學與藝術的關系也是在爭論不休。何倫在其《醫學是藝術嗎?》一文中說:“現在越來越多的醫學人文學者和臨床醫療工作者認識到,無論現代臨床醫學如何科學化與技術化,臨床醫學并不能改變其人文性與藝術性的特征。科學與技術使現代臨床醫生成為了生命科學家,醫學藝術的企圖是使臨床醫生同時成為生命藝術家。因為,臨床醫學與藝術的相通之處在與其亙古不變的特性,即個性化、人性化,而不是單純的標準化、共性化。”
美國醫學人文學教授E.D.Pellegrino認為:醫學是藝術與科學之間的中間學科,既不是純科學,也不是純藝術。臨床醫學不可能是單純的物理學、化學或生物學,但卻要利用這些學科的知識;同樣醫學不同于繪畫、音樂等藝術,但與藝術一樣都有朝向一個實踐目的進行創新性思維的特征。
關于中醫科學性的論文比比皆是,如陳允成《論中醫的科學性》說:“建立在中國傳統哲學之上的中醫理論在中醫實踐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理論指導作用,中醫的客觀的、不容置疑與否認的實踐效果是對中醫科學性的重要肯定。”
在此思考中醫科學與藝術的問題,緣于一本筆者所在的中國第六批援尼泊爾醫療隊隊員撰寫的圖書。這名隊員和她出色的同事們一道,在援外期間收集了婦科惡性腫瘤典型病例的有關信息,撰寫了《婦科腫瘤典型病例圖片集》一書,她邀請尼泊爾婦科腫瘤協會會長比奴瑪作序。
比奴瑪醫生開篇就引用了現代醫學之父、加拿大醫生William Osler爵士的話:“醫學實踐是一門基于科學基礎上的藝術”,并用很多篇幅闡述了婦科學與藝術的關系;這使我了解到一名出色的尼泊爾婦科專家關于醫學與藝術的見解。
中醫在臨床實踐中的有效性證明了其科學性,中醫在治療過程中整體觀念、辨證施治所展現創新性思維的智慧光芒體現了其藝術性。所以,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醫學是基于科學基礎上的藝術。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