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十八反 犯禁還是突破
“十八反”是中醫院校學生必背的用藥禁令,也是臨床中藥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原則。然而,歷代本草記載的十八反并非都是禁忌。
作為一名住院醫師,小張在學習完已故著名中醫焦樹德教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經驗后,躍躍欲試。然而,其上級醫師卻囑咐他使用相反的藥物時要小心謹慎,于是,半夏與附子同用的經驗成為他不可逾越的鴻溝。
在學習中醫之初,“十八反”的禁忌歌訣就熟記在心。“半蔞貝蘞及攻烏”,烏頭(包含附子)不能與半夏、貝母、瓜蔞、白蘞、白及合用,用之則反。看著文獻的報道及資深醫生的熟練應用,他猶豫不決。
實際上,在中藥的使用上,某些我國藥典明確規定不宜合用的藥物和臨床的使用狀況已經脫節,在年輕醫生中禁止配伍的中藥有時成為屢起沉疴的靈丹妙藥,敢不敢使用配伍禁忌的藥物常成為一些醫生炫耀的資本。
對于中藥十八反的配伍研究,在政策和臨床中緩慢前行。
相反藥物使用歷史悠久
長期以來,十八反配伍可產生或增強毒性歷代相傳,成為十八反的主要涵義。
對于每個學習中醫的人來說,配伍禁忌是必須掌握的內容,這個古老命題時常給人們帶來疑惑。截至目前,無論文獻資料、臨床觀察或實驗研究,均未得出一致結論,以致于給藥政管理、臨床用藥帶來很多混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