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醫臨床療效首先要堅持中醫思維
毛忠南 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針灸科
2011年5月16日,筆者有幸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召開的“國家重點中醫專科建設和中醫管理年活動”電視電話會。會上,關于中醫科室如何規范命名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
俗話說“名不正言不順”,中醫科室規范命名固然重要,然而筆者看來建立和發展牢固的中醫思維,確實運用中醫思維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贏得患者的信任和社會的認可,才是中醫人成為“鐵桿中醫”,中醫科室成為“合格中醫科室”,中醫醫院成為“真正意義上中醫醫院”的根本。
中醫人必須有中醫臨床思維
首先,這是認識自然環境、條件和疾病發生規律的需要。當年SARS剛剛爆發,在沒有查清病原菌的前提下,中醫人已經開始運用中醫藥預防及治療;去年舟曲泥石流后,甘肅省衛生廳果斷調集“黃花菜、木耳”等讓當地百姓食用,請名中醫開具中藥預防處方,大災之后無疫情發生。這都是中醫臨床思維指導下,近幾年發展迅速的中醫“治未病”思想,在臨床應用的最好例證。
其次,在疾病發生時要有中醫的辨證論治思維,抓住疾病的矛盾,防患于未然。2010年,筆者在金塔縣鼎新衛生院支農時,查閱2009年該鎮衛生院在應對“甲流”爆發后的病歷檔案后發現:疾病爆發前幾天,由于只是幾個學生高燒前來就診,該院醫生按照普通感冒給予“抗病毒、預防感染以及對癥治療”,效果不佳。多數患者體溫剛剛下降,旋即升高,在短短幾天內“高燒、咽痛、咳嗽”患者急劇增加。該院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采用“有癥狀患者口服麻杏石甘湯和清瘟敗毒飲集體治療,高危人群清瘟敗毒飲煎劑普遍預防,普通群眾采用當地清熱解毒中藥適量浸泡后代茶飲用”,使疫情迅速控制并消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