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蝎龍附湯加減治療偏頭痛50例療效觀察
【關鍵詞】 偏頭痛;蜈蝎龍附湯;中醫藥療法
偏頭痛是反復發作的血管神經性頭痛,發病急,病程長,發作期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2003—2006年,筆者應用蜈蝎龍附湯加減治療偏頭痛50例,并與尼莫地平配合氨咖甘片治療50例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100病例均為本院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齡15~68歲,平均36.8歲;病程2~15年,平均7.6年。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16~65歲,平均36.5歲;病程1~16年,平均7.4年。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神經病學》無先兆的(普通型)偏頭痛和有先兆的(典型)偏頭痛診斷標準[1] 確定診斷。并排除顱內占位性病變、青光眼、顱內動脈瘤、痛性眼肌麻痹以及其它疾病引起的頭痛。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予蜈蝎龍附湯加減。基本方:蜈蚣2條,全蝎6g,地龍10g,香附15g,川芎15g,細辛3g,白芍藥15g,防風10g,白芷10g,桃仁10g,紅花10g。伴嘔吐、惡心加半夏、吳茱萸、旋覆花;眩暈加天麻、鉤藤、澤瀉;失眠加夜交藤、酸棗仁、石菖蒲;耳鳴加磁石、仙鶴草、蟬蛻;血虛加熟地黃、炙龜版、當歸;自汗惡風加炙黃芪、防風、五味子;肝郁加香櫞、佛手、甘松;肝郁日久化火加牡丹皮、黃連、九香蟲。日1劑,水煎分3次服。
1.3.2 對照組 尼莫地平片(石家莊三九訊利藥業有限公司,批號:43020644)40mg,每日3次口服。痛甚時加服氨咖甘片(天津飛鷹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2021049),每日1片,每日3次,連服不超過3日。
1.3.3 療程 2組均1個月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1.4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判定療效[2] 。治愈:頭痛癥狀完全消失,經1年隨訪無復發;顯效:頭痛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其它癥狀消失;有效:頭痛癥狀不同程度減輕,發作次數明顯減少,持續時間縮短,其它癥狀好轉;無效:治療前后頭痛癥狀無改變。
2 結果
2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偏頭痛屬中醫學頭風范疇。《證治準繩》謂:“醫書多分頭痛、頭風為兩門。然一病也,但有新舊去留之分耳。淺而近者名頭痛,其痛卒然而生,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遠者為頭風,其病作止不常,愈后遇觸復發也。”偏頭痛多反復發作,病程長,久病入絡,多夾瘀,纏綿難愈,遇觸即發,常在疲勞、緊張、情緒激動、睡眠欠佳或月經周期發病,屬“七情內傷”范疇,與肝的疏泄功能相關[3]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發病機制復雜,主要由血管神經功能失調、顱內外血管舒縮異常所引起,目前尚無特殊療法,主要以止痛為主,但遠期療效不理想[1] 。筆者根據中醫辨證理論,認為氣滯、血瘀、絡阻為本病的基本病機。蜈蝎龍附湯加減方中香附疏肝理氣;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地龍、蜈蚣熄風止痙,通絡止痛;伍以“血中之氣藥”川芎活血行氣通絡;再加細辛、全蝎鎮靜止痛[4] ;白芷升達諸陽,祛風通絡止痛;白芍藥、防風緩急解痙止痛。諸藥合用,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功。本方治療偏頭痛療效確切,且未發現明顯毒副作用,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王維治.神經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51,248-249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2
[3] 向興華,李艷.偏頭痛從肝論治的理論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4,10(1):70
[4] 施慧芬.清府息痛湯治療偏頭痛4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1997,4(7):31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