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經方治驗三則
中醫經驗:經方治驗三則
經方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經方以其“藥少而精、出神入化、起死回生、效如桴鼓”而著稱,筆者有幸跟隨經方大家馮世綸教授學習,在恩師的指導下,臨床常運用經方治療常見疾病及慢性病,療效滿意,現將三則驗案整理如下:
桂枝湯
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病例:謝某,女,51歲,2004年9月初診:一周前淋雨后,發熱惡寒,頭劇痛,全身酸脹疼痛,鼻流清涕。經西藥治療一周后,仍低熱,且汗出惡風,動則汗出明顯,頭隱隱作痛,鼻流清涕,遇風寒加重,舌苔白,脈浮弱。西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中醫辨證為:太陽表虛中風證。予以桂枝湯: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棗4枚。服一劑藥后,患者體溫降至正常。又繼服兩劑,痊愈。
桂枝湯為《傷寒論》開篇第一方,被譽為“群方之魁”,雖寥寥幾味,如方證對應,其效非凡。《傷寒論》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本案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初始,依據胡希恕經方理論學說,應是太陽表實證,當用麻黃湯治之,由于初始用西醫療法治療,致使發汗太過,轉變為太陽表虛證,當用桂枝湯治之。該方臨床運用極為廣泛,凡證見汗出、惡風、頭痛、發熱、脈浮緩的表現,即可用桂枝湯治之,無不效驗。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