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活血治輸卵管積水
張遠翠 陜西嵐皋縣中醫醫院
李某某,女,32歲,2010年1月5日初診。患者自述1月15日于當地醫院輸卵管造影術檢查發現右輸卵管通而不暢,左輸卵管不全阻塞伴積水;末次月經2月21日,平時期多遲后,量可,納可,寐安,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脈細弦。中醫診斷:癥瘕;西醫診斷:輸卵管積水。治法:補腎活血通絡。處方:柴胡9克,枳殼12克,山萸肉20克,杜仲12克,桑寄生30克,桂枝9克,茯苓20克,丹參、益母草各30克,澤蘭20克,路路通12克,紅藤、雞血藤各30克,皂刺15克,炮山甲4克。14劑,水煎服,并囑其忌食海鮮、炒貨等。
3月15日復診,予前方加薏苡仁30克,炮附子8克(先煎),生蒼、白術各9克,姜半夏、陳皮各9克,神曲10克。14劑,水煎服。
3月29日三診:B超示積水已消,余無殊。故再守前法,予上方21劑鞏固治療。
按:輸卵管積水是慢性附件炎的一種形式,多由急性盆腔炎癥未徹底治療或由慢性感染所致,易致不孕。此乃久病不愈,正氣內傷,痰瘀結于沖任、胞宮,瘀阻生化之機。五臟之傷,窮必及腎。予四逆散疏肝理氣,山萸肉、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以扶正;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丹參、雞血藤、益母草、澤蘭活血利水;紅藤清熱解毒,活血散瘀;路路通化痰通絡;皂刺及炮山甲活血通絡。二診加薏苡仁利濕排膿,少佐附子辛熱散結,取《金匱要略》薏苡附子敗醬散之意,稍加蒼白術、姜半夏及陳皮以健脾理氣和胃。諸藥共伍,標本兼治,共奏其效。
《婦人大全良方》指出:“婦人以血為基本。”《病機沙篆》:“血之源頭在于腎。”《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故婦女的經、帶、胎、產、雜病都與腎有著密切關系,腎虛、血瘀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沖、任、督、帶、胞宮,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而久病“窮必及腎”又會導致腎的功能失常,如此往復,加重疾病。如腎氣虛,血失溫運而遲滯成瘀,血瘀阻礙生機加重腎虛而發生腎虛血瘀,可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疾病;腎陰虛,陰虛生內熱致熱伏沖任,迫血妄行,發為崩漏,而久漏夾瘀,瘀阻沖任,又會使血不歸經而妄行,進一步加重崩漏。故在臨證時,無論是月經后期、閉經、崩漏,還是痛經、癥瘕、圍絕經期綜合征,凡辨得腎虛血瘀之證,即可運用補腎活血法,不必拘于某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