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配制大黃仙鶴草治腸澼
魏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中醫醫院
《玉楸藥解》指出:“土茯苓……最養脾胃,甚止泄利。燥土泄濕,壯骨強筋,止泄斂腸極有殊效。”制大黃瀉熱通便以排毒,瀉火消瘀以活血;仙鶴草收斂止血,澀中有行,兼有補虛強壯之效。三藥相配,化濕以健脾,通腑以排毒,通中有補,補中無留邪之憂。
楊某,男,51歲,1996年11月7日初診。主因腹瀉血樣夾帶粘液便13年,加重一周。病初之時每日大便3~5次,近3年反復發作,有時每日9~20次。一周前因食油膩之物腹瀉加重。曾經某市級醫院多次檢查,診斷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經中西藥物治療罔效。刻診:腹瀉日6~8次,大便量少,色赤有黏液,肛門墜脹,形體消瘦,神疲倦怠,腹痛綿綿,面色萎黃,手足不溫,腰膝酸軟,納谷不思,舌質淡,苔中根部白厚膩,脈濡弱。證屬脾腎陽虛,濕毒內蘊,治宜溫補脾腎,化濕解毒,佐以止瀉。處方:土茯苓40克,制大黃5克,仙鶴草30克,制附片10克,馬齒莧30克,黨參20克,懷山藥30克,炒萊菔子12克,三七粉3克。上方服14劑后,腹瀉大減,便血已少,食欲已增。繼上方加減服一月余,大便每日1次,便已無血及黏液,后改用香砂養胃丸,以資鞏固。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