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膏12大功用第 5 頁
10.鎮驚安神,主高熱驚癇 《本草秘錄》言生石膏主“發狂可安,言語可定。乃降火之神劑,瀉熱之圣藥也。”“邪火之發狂必須多用石膏。”在《金匱》風引湯方中治小兒驚癇瘛疭,方中石膏清肺金以平其肝木,安神鎮驚,而療驚癇。《中醫雜志》報道:“石麥湯對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的觀察”用生石膏30~60g,炒麥芽60~120g,水煎服,30~60劑為1個療程。治療后流涎消失率達82.7%,總有效率為93.6%。現代醫學研究,生石膏之主要成分為含水碳酸鈣,該藥可抑制發熱時過度興奮的體溫中樞。同時還有資料證實生石膏內服有鎮靜、鎮痙、消炎、抗過敏等作用。
11.清熱降逆,主胃熱嘔吐 生石膏性涼質重,其涼善清胃熱,質重能鎮氣逆,為治療陽明胃腑實熱之要藥。張仲景用竹葉石膏湯治欲吐;竹皮大丸治嘔逆,以上足據嘔吐而而應用石膏之法。孔伯華老先生指出:“蓋此2證之嘔吐,是因熱致虛,因虛氣逆所致,用石膏熱解氣自平,嘔吐亦遂自止也,尊仲景法,投無不效。”《仙拈集》石連散,用煅石膏6g,姜炒黃連3g,為末,開水送服,治胃熱嘔吐。現代名醫石景亮應用三黃瀉心湯,方中重用生石膏30g,治療糜爛性胃炎,熱傷胃絡型,每收佳效。
12.生肌斂瘡,主癰疽瘡瘍 《神農本草經》謂石膏主“金瘡。”楊士瀛指出石膏“煅過最能收瘡暈,不至爛肌。”《醫學衷中參西錄》“用煅石膏細末,敷金瘡出血者甚效。”煅石膏生肌斂瘡,古今通用。《肘后方》用石膏搗末敷之,治療湯火爛瘡。《驗方新編》用熟石膏500g,黃丹30g,研極細末和勻,香油調搽,上蓋油紙,1日換藥1次,主治一切癰癤,瘡毒,爛腿,臁瘡連年不愈。《醫宗金鑒》用煅石膏27g,黃靈藥3g,共研極細粉,撒于患處。治瘡瘍潰后膿未凈者,或膿已凈而瘡口不斂者。故煅石膏被譽為“生肌斂瘡之佳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