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風散八珍湯加味治產后身痛
□ 王 平 河北省廊坊市中醫院
產后身痛(關節痛)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產科疾病,是指在產褥期間出現肢體、關節的酸痛、麻木、重著,嚴重者可影響日常工作和睡眠,如不及時治療會給產婦帶來身心上的困擾。筆者近年來應用玉屏風散和八珍湯加味治療此癥58例,均獲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58例病人為我院婦科門診病人,均為產褥期出現全身肢體(或關節)酸痛、麻木、重著等癥狀,局部無紅、腫、灼熱等癥,并經各種檢查除外風濕、類風濕等相關疾病。
2.治療方法
方藥以玉屏風散、八珍湯加味,組成如下:黃芪、桂枝、白術、 防風、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黨參、羌活、獨活。以上藥物用量據病情辨證加減,每天一劑,水煎兩次共取汁300ml,分早、晚兩次口服;藥渣趁熱布包外敷患處,連用10天為一療程。
3.治療結果
本組病例經2~3個療程,治愈率96.5%。其中1個療程、身痛消失者15例;2個療程身痛消失者29例;3個療程身痛消失12例;2例無效。
4.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某,女, 40歲,因身體各關節疼痛近2年來院就診。病人2年前產褥期間汗出受風后出現肢體疼痛不適,當時未曾治療,后漸感乏力,身體不適,遇寒、遇風加重;活動汗出后癥狀略有減輕,曾在其他醫院查血沉、類風濕因子等化驗,均無異常。后來我院要求中藥治療。查患者面色蒼黃,無光澤,肢體關節無紅腫發熱現象,舌淡暗、苔白、脈細,寸脈略弦。該病人系產后汗出氣泄,氣血虛弱,腠理不固,又外感風寒之邪,流注肢體關節,阻滯關節氣血運行,不通則痛,致關節疼痛不適。故筆者以益氣血、固肺衛,祛風通絡之法予以治療,處方如下:黃芪60g,防風12g,白術30g,當歸15g,羌活12g,獨活12g,桂枝6g,黨參12g,川芎9g,桑枝10g。服藥10付后,癥狀明顯好轉,托人來院復購藥7劑,因病日久,加紅花9g,雞血藤10g。服后,痊愈。
5.體會
“產后身痛”在現代醫學中并無太多論述,由于它無可靠的理化檢查結果作依據,臨床上也沒有明確詳細的診斷及治療方法。
“產后身痛”中醫歷代醫家論述頗多,見于《經效產寶》等著作,亦稱產后痛風,多由產后氣血虛弱,經脈空虛,營衛失調,肺衛不顧,則腠理不密,若此時起居不慎,感受風、寒、濕邪,外邪乘虛而入,留著經絡關節,使氣血運動受阻,不通則痛,而出現全身肢體或關節部位疼痛、重著等癥狀,亦有因氣血虧虛纏綿難愈遷延日久者;給患者及家人帶來痛苦,所謂病雖小,而疾苦深。治療上筆者宗《沈氏女科輯要箋正》:“此證多血虛,宜滋養,或有風寒濕三氣雜至之痹,則養血為主,稍參宣絡,不可峻投風藥!保x用玉屏風散和八診湯加味治療該病。玉屏風散是用以治療肺衛不固之表虛自汗方,現在新用法較多,本方由黃芪、白術、防風構成,功能益氣固表,主要針對婦女產后大汗出氣血虧虛,肺衛氣虛,腠理不固而設方,故病機相同者,用該方可取良好效果;岳美中云:“黃芪培補元氣,以治陽不足而陰不利之病。且補表而不實表,無礙邪氣之透達的作用”,所以筆者用該方治療肺衛虛弱,外感風寒者,同時用八診湯補氣益血,補產后不足之氣血以固本,氣血兩調,同時加羌活、獨活,祛風除濕、祛一身之邪;用桂枝祛風寒濕邪,溫通經絡、緩解疼痛。以上諸藥合用則標本兼治,扶正祛邪,是治療氣血受傷,痹癥日久之良劑;臨癥應用則隨癥加減,可取良效。
- 相關文章
-
玉屏風散臨床應用體會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