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第 5 頁
2.1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本刊參考文獻著錄按GB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文內引用處依出現的先后用阿位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確需引用個人通訊時,可將通訊人姓名和通訊時間寫在括號內插入正文相應處。文末參考文獻表僅需列出前3 位作者的姓名。中文作者名和刊名用全名,外文作者名和期刊名的縮寫以 Index Medicus 的格式為準。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舉例如下:
期刊文章:
中文:吳泰相, 李幼平, 卞兆祥, 等. 實施臨床試驗報告規范, 提高臨床試驗透明度.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第 5 頁, 2007, 7(8): 551-554.
英 文:Altman DG, Schulz KF, Moher D, et al. The revised CONSORT statement for reporting randomized trials: 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 Ann Intern Med, 2001, 134(8): 663-694.
書籍:
中文:史宗道. 臨床決策分析. 見: 李幼平, 主編. 循證醫學. 第1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33-149.
英 文:Straus SE, Richardson WS, Paul Glasziou, et 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3rd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Edinburgh, 2005.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