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布《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的公告
國中醫藥辦發〔2014〕15號
為提高我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普及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識和技能,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專家制定了《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現予發布。
特此公告。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衛生計生委
2014年5月16日
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
一、基本理念和知識
(一)中醫養生保健,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目的的保健活動。
(二)中醫養生的理念是順應自然、陰陽平衡、因人而異。
(三)情志、飲食、起居、運動是中醫養生的四大基石。
(四)中醫養生保健強調全面保養、調理,從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五)中醫治未病思想涵蓋健康與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一是“未病先防”,預防疾病的發生;二是“既病防變”,防止疾病的發展;三是“瘥后防復”,防止疾病的復發。
(六)中藥保健是利用中藥天然的偏性調理人體氣血陰陽的盛衰。服用中藥應注意年齡、體質、季節的差異。
(七)藥食同源。常用藥食兩用的中藥有:蜂蜜、山藥、蓮子、大棗、龍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綠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八)中醫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陰交、足三里、涌泉、關元。
(九)自我穴位按壓的基本方法有:點壓、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擊、捶打。
(十)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絡、解郁、散邪。
(十一)拔罐可以散寒濕、除瘀滯、止腫痛、祛毒熱。
(十二)艾灸可以行氣活血、溫通經絡。
(十三)煎服中藥避免使用鋁、鐵質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十四)保持心態平和,適應社會狀態,積極樂觀地生活與工作。
(十五)起居有常,順應自然界晨昏晝夜和春夏秋冬的變化規律,并持之以恒。
(十六)四季起居要點: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十七)飲食要注意谷類、蔬菜、水果、禽肉等營養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十八)飲食宜細嚼慢咽,勿暴飲暴食,用餐時應專心,并保持心情愉快。
(十九)早餐要好,午餐要飽,晚餐要少。
(二十)飯前洗手,飯后漱口。
(二十一)婦女有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養生保健各有特點。
(二十二)不抽煙,慎飲酒,可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
(二十三)人老腳先老,足浴有較好的養生保健功效。
(二十四)節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縱。
(二十五)體質虛弱者可在冬季適當進補。
(二十六)小兒喂養不要過飽。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政策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 01-04 
[醫藥考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 12-01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第三期難治 10-20 
[醫藥資訊][組圖]第三期難治病明中醫學術沙 10-19 
[醫藥資訊]符合條件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 09-28 
[五絕動態][組圖]五絕指針療法確定為2015百 08-15 
[五絕動態][組圖]定興縣五絕指針按摩服務中 07-29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首屆華企峰 07-27 
[醫藥資訊][組圖]首屆華企峰會2015百項健康 07-27 
[醫藥考試]首批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國家基 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