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衛生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總后衛生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軍隊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國發〔2012〕11號)、《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2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2〕33號)等對中醫藥(民族醫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實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和部隊官兵中醫藥服務需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總后勤部衛生部決定在“十二五”期間組織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簡稱提升工程)。為做好提升工程實施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實施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是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特征和顯著優勢,其臨床療效確切、預防保健作用獨特、治療方式靈活多樣、費用較為低廉,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廣大城鄉居民和部隊官兵的歡迎。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層衛生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對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下簡稱深化醫改),探索建立群眾支付得起、政府承受得了、財政可持續的中西醫相互補充的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制,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深化醫改啟動實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區按照“;、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加大基層中醫藥工作力度,取得了明顯進展和初步成效。目前,75.6%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6.5%的鄉鎮衛生院、51.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57.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人民群眾看中醫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初步改善。中醫藥為緩解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作用越來越顯現。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和理念不斷增強,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城鄉居民對中醫藥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不健全、基礎設施條件差,人才嚴重匱乏、素質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仍然突出,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體制機制性和結構性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與城鄉居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對此,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反映強烈。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政策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 01-04 
[醫藥考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 12-01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第三期難治 10-20 
[醫藥資訊][組圖]第三期難治病明中醫學術沙 10-19 
[醫藥資訊]符合條件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 09-28 
[五絕動態][組圖]五絕指針療法確定為2015百 08-15 
[五絕動態][組圖]定興縣五絕指針按摩服務中 07-29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首屆華企峰 07-27 
[醫藥資訊][組圖]首屆華企峰會2015百項健康 07-27 
[醫藥考試]首批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國家基 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