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第 10 頁
四、清熱劑
清熱劑是以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黃芩、黃連、黃柏、梔子、丹皮、桑白皮、紫草等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及滋陰透熱等作用,用以治療里熱證的中成藥。清熱劑分為清氣分熱(清熱瀉火)、清營涼血、清熱解毒、氣血兩清、清臟腑熱、清虛熱等六類。臨床以發熱、舌紅苔黃、脈數等為辨證要點。
臨床可用于治療各種感染性與非感染炎癥性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牙齦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各類肺炎、肝炎、胃腸炎、敗血癥、流行性出血熱等見上述癥狀者。
1.清氣分熱(清熱瀉火)劑 適用于熱在氣分、熱盛津傷之證。癥見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大汗、口渴飲冷、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例如牛黃上清丸(膠囊、片)、黃連上清丸(顆粒、片、膠囊)。
2.清營涼血劑 適用于邪熱傳營,或熱入血分證。癥見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或斑疹隱隱、發斑、出血、昏狂、舌絳、脈數等。例如石龍清血顆粒、五福化毒丸、新雪丸(顆粒、膠囊、片)。
3.清熱解毒劑 適用于火熱毒邪引起的各類病證。癥見口舌生瘡、咽喉腫痛、便秘溲赤或大熱渴飲、譫語神昏、吐衄發斑、舌絳唇焦;或頭面紅腫焮痛、癰瘍疔瘡、舌苔黃燥及外科的熱毒癰瘍等。例如西黃丸(膠囊)、雙黃連合劑(顆粒、膠囊、片)、銀黃顆粒(片)、板藍根顆粒、季德勝蛇藥片、連翹敗毒丸(膏、片)、如意金黃散。
4.清臟腑熱劑 適用于火熱邪毒引起的臟腑火熱證。
心經熱盛癥見心煩、口舌生瘡或小便澀痛、舌紅脈數;肝膽火旺癥見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肺熱癥見咳嗽氣喘、發熱、舌紅苔黃、脈細數;熱蘊脾胃癥見牙齦腫痛、潰爛、口臭、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濕熱蘊結腸腑可見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黃膩、脈弦數。例如牛黃清心丸、龍膽瀉肝丸、護肝片(顆粒、膠囊)、茵梔黃顆粒(口服液)、復方黃連素片。
5.清虛熱劑 適用于陰虛內熱之證。癥見夜熱早涼、舌紅少苔,或骨蒸潮熱,或久熱不退之虛熱證。例如知柏地黃丸。
6.氣血兩清劑 適用于疫毒或熱毒所致的氣血兩燔證。癥見大熱煩渴、吐衄、發斑、神昏譫語等。例如清瘟解毒丸(片)。
注意事項:(1)中病即止,不宜久服;(2)注意辨別熱證的部位;(3)辨別熱證真假、虛實;(4)對于平素陽氣不足,脾胃虛弱之體,可配伍醒脾和胃之品;(5)如服藥嘔吐者,可采用涼藥熱服法。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政策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 01-04 
[醫藥考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 12-01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第三期難治 10-20 
[醫藥資訊][組圖]第三期難治病明中醫學術沙 10-19 
[醫藥資訊]符合條件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 09-28 
[五絕動態][組圖]五絕指針療法確定為2015百 08-15 
[五絕動態][組圖]定興縣五絕指針按摩服務中 07-29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首屆華企峰 07-27 
[醫藥資訊][組圖]首屆華企峰會2015百項健康 07-27 
[醫藥考試]首批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國家基 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