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內容調整

根據2009年版《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的變化,2009年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內容做出相應調整。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原三站的考試形式不變,考試內容覆蓋面更廣。考試總時間比以往延長,其中臨床類別為65分鐘,口腔類別為80分鐘,公共衛生類別為70分鐘。各類別考試調整內容如下:
一、臨床類別
(一)第一考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內容不變,項目增加。病例分析考試時間和試題分值調整。考試時間由原11分鐘延長為15分鐘,分值由20分調整為22分。
新大綱中增加的B超部分,在病例分析中作為輔助檢查的形式進行考核。
(二)第二考站的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技能是作為一名合格醫生應具有的基本操作能力,其分值增加,均由18分提高到20分,試題設計中增加醫德醫風、醫師職業素質考察,共4分。全身體檢重點考核查體的系統性和觸診、叩診的手法。
(三)第三考站執業醫師增加了CT片考察項目。考試時間由18分鐘減至15分鐘。
二、口腔類別
(一)第一考站增加了社區牙周指數檢查項目。考試時間由23分鐘減少至19分鐘。總分值由30分減少至24分。
(二)第二考站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考核總項目由6項增加到12項。每位考生的考核項目由1項增加到3項。考試時間由17分鐘增加至37分鐘。總分值由40分增加至45分。
(三)第三考站增加了病史采集考核項目,病例分析中增加牙列圖和X線片閱讀的考核內容。考試時間由20分鐘增加至24分鐘。總分值由30分增加至31分。
三、公共衛生類別
(一)第一考站從原來的“疾病危險因素的處理”變為“公共衛生調查、分析與處置能力”,包括“公共衛生案例分析”和“樣品采集技能”兩部分。“樣品采集技能”是新增加的考試內容,涉及空氣、水、食品和公用物品樣品采集技能。考試時間共25分鐘,分值為40分。
(二)第二考站改為臨床基本技能,取消了多媒體考試部分。考試內容包括“體格檢查”和“急救技術”。考試時間20分鐘,分值為25分。
(三)第三考站取消原“流行病學資料處理”考試內容,調整為“個人防護”、“現場檢測技能”和“衛生處理”。考試時間共25分鐘,分值為35分。
四、執業助理醫師的實踐技能考試形式和考試時間與執業醫師基本相同,考試內容相對減少。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政策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 01-04 
[醫藥考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 12-01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第三期難治 10-20 
[醫藥資訊][組圖]第三期難治病明中醫學術沙 10-19 
[醫藥資訊]符合條件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 09-28 
[五絕動態][組圖]五絕指針療法確定為2015百 08-15 
[五絕動態][組圖]定興縣五絕指針按摩服務中 07-29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首屆華企峰 07-27 
[醫藥資訊][組圖]首屆華企峰會2015百項健康 07-27 
[醫藥考試]首批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國家基 07-18




